吃饭
2011-12-29谈歌
啄木鸟 2011年5期
说一件吃饭的事儿。
老韩先生一直惦记着大学的同学老吴先生。两位老先生分别住在两个省份,相隔数千里呢。按说,当代的交通工具如此便捷,有飞机,有“和谐号”火车,还有高铁,互相看望一趟,也是个容易的事儿。可是呢,老韩先生八十多岁了,老吴先生也八十多岁了,两个人都走不动了呀。动了思念,也就是打个电话,聊几句。信么,也写不了啦。唉,人一老,便是英雄不再喽。垂垂老矣,谁也别笑话谁呀。
那天,老韩先生的儿子小韩先生回来了,提到了他刚刚参加过的老同学聚会,小韩先生感慨颇多。老韩先生听罢,心念悄然一动,便提出让儿子代替他去看望一下老吴先生。小韩先生爽快地答应了。老韩先生知道老吴先生日子过得窘迫些,让儿子带去一万块钱。老韩先生寻思,这一万块钱么,虽然也解决不了什么大问题,可总是个心意呢。他还记得当年老吴先生在学校总接济他,给他窝头吃的事儿呢。有恩不报,那叫什么玩意儿呢?小韩先生哈哈笑道:“爸呀,这一万块钱还用您出吗?我出了。出两万!”老韩先生连连摇头:“两回事儿!两回事儿呀!这是我一点儿心意。”
小韩先生是个企业家,经常东奔西走的,还总出国。属于那种总不回家的成功男人。按说呢,忙成了这样,他完全可以让别人代劳,替他去探望老吴先生一下就得了。可是小韩先生孝顺,懂得父亲的心思。说走就走,第三天就亲自去了,还带着夫人儿子儿媳女儿女婿小外孙子,一大家子七口人。很隆重。小韩先生想的是顺水行船,两全其美的主意。一则是看望了吴叔叔,二则,带着全家旅游一趟。也算是亲情了一回。
坐出租,再坐飞机,再打出租。一路就到了老吴先生家,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朋友之子自远方来,同样也是不亦乐乎啊!老吴先生喜从天降,当然要隆重接待呢。吃了喝了聊完了天儿,小韩先生便掏出老韩先生捎来的一万块钱,递上去。说罢了钱的来路,老吴先生推辞了几句,便接了钱,就落了泪:“唉!他还接济我呢。谢谢了!”老吴先生便让小韩先生一家,临走前去儿子小吴先生的饭店去吃一顿。老吴先生介绍:“儿子开了个饭店,生意马马虎虎,也寡淡。你们去吃他一顿儿,也長長人气么。”第二天中午,小韩先生一行便去了小吴先生的饭店。事先打了电话,小吴先生便在饭店门口迎了。寒暄了几句,大家便进了饭店。小韩先生打量了一下,正是饭口,食客零零散散,果然是不大景气的模样。一家人就到雅间坐了。小吴先生亲自沏茶倒水之后,对小韩先生笑吟吟地说道:“哥哥呀,真不巧呀,我正有点缠手的事儿,脱不开身,就不陪你们了。你们吃,随便点菜。到咱家了,千万别客气!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咱可不差钱。”说完,他就走了。小韩先生便翻开菜谱点菜。点了几道菜,比如龙虾鲍鱼什么的。服务生都说没有。再点,还是没有。小韩先生展眉一笑,就明白了,这就是“不差钱”的意思了。就合了菜谱,随便点了几个家常菜。一家人蜻蜓点水似的吃过之后,小韩先生便到柜台上去结账。收款的小姐長得挺好看,小韩先生猜想着或许是小吴先生的什么人吧。小姐报了单子,小韩先生便掏钱结账。小姐摆手说,经理吩咐过了,不让收钱。小韩先生坚持要付。于是,小姐很是不好意思地推辞了几句,也就收了。小韩先生便告辞。一家人走到饭店门口,小韩先生好像记起了什么事儿,又折身回来,拿出一个小包,告诉那个長得很好看的收款小姐,说这是赠送给小吴先生的。就走了。
其实小吴先生没有什么事儿。他就坐在后边的办公室里看电视呢,他躲开小韩先生是动了心思的。是啊,这个饭店也不容易呢,如果让小韩先生一行七八位放开肚皮来吃,饭店半个月的利润怕就是没有了。唉,人穷志短,生意窘迫的小吴先生也就顾不得礼貌了。躲猫猫了。他事先告诉了收款小姐与服务生,不要给韩先生上硬菜,如果韩先生吃罢之后,硬不给钱,也就不收了。收款小姐把包交给他,他很奇怪,打开一看呢,有一张纸条,还有几叠钱,大概数了数,一共是十万块钱。纸条上的意思是说,这些钱是赞助饭店装修的。小韩先生说,这饭店应该装修了。否则真不好上座呢。小吴先生顿生感慨,哎呀,这岂不是以小心之人度君子之腹了吗?怎么还能躲人家呢?小吴先生起身追出去,小韩先生一家早就没有了踪影。掏出小韩先生的名片,打电话,对方关机。小吴先生就有些怏怏不乐。
唉!如此说,这顿饭吃的是场面?小吴先生的场面上显得薄弱了些。不就一顿饭么,人家举家来探望你们,你躲个什么劲呢?生意上太计较了,场面上的事儿也就顾及不了呢。
其实,话说回来,小韩先生也是,既然你是来赞助人家的,应该把话说清楚。人家怎么能猜到你是来赞助的呢。你带着一大家子,以探望的名义到人家的饭店来吃饭,又是点龙虾,又是点鲍鱼。人家知道你算不算账呢。再说了,如果小吴先生的亲戚朋友都来白吃,小店还不得给吃黄了。唉,小吴先生也有难处呢。
转年来,小吴先生又亲自出马,代表老吴先生去看望了老韩先生,很有一番隆重的表示。这就是后话了。不在本文叙述之内。打住!
还说一件吃饭的事儿。
有位梁先生,自参加工作起,认真肯干,积极努力。由办事员、副科長、科長、副县長、县長、副市長,一路辛苦熬了多年,终于当上了市長(谈歌这里就不说梁先生如何当上的市長,也不说他是哪个市的市長了)。梁先生布衣出身不忘本,人,阔了;脸,不变。仍然一以贯之热情好客。凡是上门找他叨扰的亲朋好友,他都热情接待,当然了,一律都到市政府食堂吃饭。虽然不能坚持四菜一汤,可是也从来不出大格。吃饭么。政府有招待费呢,有时梁市長也要垂范交一些钱的。新朋老友请他出去吃饭,他也总是满口答应,有请必到。但是只有一样,只是吃饭的事儿。所有来找他办私事儿的,他一律满脸热情,嘻嘻哈哈,一件也不办。秘书姓李,是跟了梁市長多年的老秘书了,私下里两个人说话很随便,李秘书劝梁市長应该灵活一些,一些小事也应该办办,不能太原则,太原则了就伤了私人情感。梁市長感慨地说:“唉!不原则不行呢。我也不想原则,可一旦开了口子,就收不住了。所以一件也不能办。”
如此这般,渐渐地就没有人找他吃饭了。是呢,上门找他吃饭或者请他出去吃饭,都是为了办事儿。可办不成事儿,还得灌一肚子乱七八糟的白酒啤酒红酒,晕头转向地回去,图什么呀?
可是,谁知道呢,梁市長还真是破了一回例。
那天,一个名叫于文远的同学来找梁市長。李秘书告诉了,梁市長怔了一下,就笑了:“于文远?他也来了?行了,李秘书啊,你去问他什么事儿。我能办不能办的,让他直管讲,甭客气。”李秘书问过之后,回来说,于先生就要求一件事,说他儿子大学毕业了,想找一个当老师的差事。考过了,也通过了,就是学校不接收。据说名额让有门路的人给挤了。他没有办法,只能来求老同学帮忙说句公道话。梁市長听了,就问李秘书说:“就这事儿?”李秘书笑:“就这事!”梁市長问:“你没留他吃饭?”李秘书又笑道:“留了呀,他死活不肯吃呢。”梁市長点头说:“行了!你带着他,去找教育局,就说这个人一定要收下。就说我说的。”李秘书有些奇怪,之前也有市長的亲戚来办这种事儿,可是市長就是不办。这次怎么了?梁市長似乎看懂了李秘书的意思,就笑道:“这次不一样。你去办吧。”李秘书就去了。
第二天上班,李秘书就向梁市長汇报:“事情办妥了。教育局答应得痛快,办得挺麻利。”梁市長就点头笑了。李秘书又说:“于先生一定要请梁市長吃个饭,表示感谢。”梁市長摆手笑了:“吃个屁饭呢?不去!小事一桩么。”李秘书不解地问:“小事儿?我记得上次你的一个同学来找你,也就想让孩子进重点高中,你都不办,这可比当老师难多了。”梁市長看看李秘书,就笑了:“都说秘书是领导肚子里的蛔虫,我也就不瞒你。这里边的事情是不一样的呢。”李秘书纳闷儿:“怎么不一样呢?”梁市長就笑了:“你还真不是我肚里的蛔虫呢。好吧,你给我倒杯茶来,我就给你说说。”
梁市長喝了口茶,就笑道:“我那些同学们亲戚们朋友们,来找我吃饭都是为了办事。按说,我当个市長,办几件闲事儿,只要不触犯法律,不触犯党纪,也都是举手之劳。可是我坚决不能办,比如你说的那个上高中的事儿,我也不能办。我了解那位老同学的脾气,没完。应了这一件,明天他还有第二件、第三件。索性,一件不办,爱骂就骂吧。可是,他来吃饭,我就得接待,如果连饭都不让吃了,我这个人也就太不讲交情了。传讲出去,不好听么!可是老于这个人不同,他是个老实人,他如果不到一定难处,他不会来找我。他这次来找我,不定几天睡不着觉,怎么硬起了头皮呢。再说,这一次的事儿,也不大,当个教师么,谁干不是干呢。他又不是想进政府要害部门。我相信,这一次之后,老于再也不会找我。但是,我不好跟他吃饭。为什么?唉!他是个老实人呢,话也不会多讲一句。我跟他吃一顿饭,也得没话找话说,多累呢。他难受,我尴尬。再则,他是自觉的人,他若请客,肯定要拣贵的乱点上一气,也肯定不能让我掏钱,他家里生活困难。何必再杀他这一刀呢。不如不吃。两下里省事儿了。”
李秘书听得目瞪口呆。
如此说,这顿饭不吃,是因人而异?细想,这顿饭不吃是因为情面。梁先生不去吃,似乎是不讲情面。其实,人家梁先生讲的是道理,不去吃,才是大大的情Ezbwkubd/QBQKUPNjaJ5Qw==面呢。试想呢,于先生要抢着掏腰包,梁先生于心何忍呢?这也是人情世故呢。吃饭能随便吃吗?梁先生真是精细之人呢。想想当代那些总是在饭局里泡着的人,不知作何感想呢。说这情面两个字,其实也是一件难事儿。虽说吃饭是小事儿,不注意,却也能吃出来麻烦呢。
谈歌再说一个吃饭的故事。
话说有一位老魏先生,当过县長,按照地方政策,他没到退休年纪,便退居二线了。职场么,打个难听的比方,也好比排队上厕所,你不能总占着不腾地方么。那后边排队的人还不得骂街啊?所以,这干部政策也显得人性化。可是老魏这二线也不是全二线,他还担着县政协副主席这么一个职务。那一天,来了几个老同学到县里来旅游,要他接待。这几个老同学,也都是退下来的干部,当年在台上的时候,也都是威风八面的人物。当年老魏也没少麻烦了人家呢。老魏心里挺为难。他是个自觉的人,是啊,既然不在官场了,就不能总出头露面。更不要说到处用公款吃喝了。所以,他当了政协副主席,也总是在家呆着。可是,这次来了几个同学,都是刚刚退下来。他就得招待啊。否则,人家得骂老魏势利眼了。可是政协的接待条件毕竟不如政府优越啊。而且这个县还是个贫困县,政协能有多少经费吃喝呢?可是如果接待不周,岂不是招骂么。他思前想后,还是找新县長商量,说来了几个同学,想让县長出面接待一下。显得有面子。县長哈哈笑了:“老领导啊,你这是什么话嘛。我就不去了。我让刘秘书跟着,你们尽兴,钱要花。再说,您的老同学都是要人啊。虽然都退下来了,可还是有影响的呢。他们将来也是咱们县里的财富呢。”新县長的话讲得热乎,老魏听得满意。
同学们就来了。吃喝的事儿就不必细说了。还到县里的几个景点跑了跑,又是照相,又是找土特产,自然也是一番热闹,不必细说了。回到县城,就喝酒。喝高了,几个同学要求去唱歌。老魏就有点紧张,脸上却笑道:“市里可是检查得要紧呢。”有同学就笑道:“哎呀,老魏呀,你就想歪了。就是唱唱歌嘛。醒醒酒,不干别的节目。”老魏就看刘秘书,刘秘书就笑道:“我去安排,咱们就‘万紫千红’(一个歌厅的名字)了。”老魏喝不动酒了,就说:“刘秘书,我跟你一起去,他们再喝几杯,随后就来。”刘秘书悄声说:“魏主席,这不好吧?你总得陪他们吧。”老魏一笑,悄声说:“我再喝就倒了,先躲几杯吧。”于是,老魏与刘秘书相跟着就走了。
到了“万紫千红”歌厅,老魏就找老板。老魏当县長的时候,这个老板就在这里,据说是个南方人,很会做生意。老板听说老魏来了,忙颠颠地跑来了,满脸堆笑:“老领导啊,您亲自来了。”老魏就说,来了几个客户,县里要招待,让老板找几个上台面的小姐来。老板就找来了六个小姐,模样長得都不错,老魏面试过了,就留下了,等着同学们来复试。下来就先试音响。老板亲自调试,试完了,也很有效果。老魏和刘秘书就坐下喝茶,与几个小姐先唱起来了,一边唱,一边等几个同学。老魏就唱了几支歌,自认为唱得不错,两个小姐就搂着他夸奖。老魏就很得意。可是几个同学还是没有踪影。左等右等也不来,老魏就着急,打电话,也没有人接。刘秘书笑道:“或许在路上呢,听不到。”过了一会儿,再找电话,还是没有人接。老魏就急了,就说:“刘秘书,你去看看,怎么回事儿。”刘秘书就去了。刘秘书刚刚走,门就开了,几个扛着摄像机的,灯光乱闪了一气,就拍上了。老魏吓坏了,推开了身上的小姐,就喊道:“你们是干什么的?”人家笑了笑:“我们是省委暗访组的。”就走了。得,老魏魂儿都吓掉了。他知道省委市委都派了暗访组。可是没想到在这儿撞上了,这算怎么回事儿呢。他也坐不住了,就赶紧回宾馆。到了宾馆才知道,那几个老同学也是听到了风声,说省里的暗访组来了,哪里还敢去舞厅呢,都开车连夜走了。
第二天,市里的处理结果就有了。老魏身为现职干部,出入娱乐场所,且行为不堪,影响很坏,免去现任职务。唉,老魏悔得肠子都青绿了。这人不是倒霉催得嘛。一辈子都没犯事儿,临了,再有一个月就光荣退休了,竟然落了个免职处分。
如此说,这顿饭吃的是世面了?老魏当了一辈子干部,也算是见过世面的人呢。没吃出世面来,倒把自家的世面吃干净了。
这真是一顿饭惹的祸啊。如果老魏不接待这几位,他能有什么事儿呢?
行文至此,谈歌感慨,中国人饥饿了几千年,都饿怕了,吃饭就成了天大的事儿。改革开放之后呢,人们都能吃饱了,吃饭有时就成了情面场面与世面的事儿了,这情面、场面、世面到底怎么个吃法儿,还真得动动脑子呢。
责任编辑/张小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