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低年级学生的特性对班主任工作的特殊要求

2011-12-29陈芳

成才之路 2011年20期

  随着社会经济与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关系日益密切,学校教育对家庭教育的呼唤已引起人们对素质教育的深思。家庭教育对学校教育的制约与冲击,是目前我们学校教育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一个值得研究的新问题,作为基础教育的小学教学,这种情况显得尤为突出。班主任是家庭与学校的桥梁,是实现教育目的与人文教育的重要实施者。下面略谈自己对小学低年级班主任与家长关系的几点思考。
  一、教育对象的独特性,要求班主任是父母统一体
  孩子一踏进校门,就带着父母的希望与理想,他们肩负着家庭神圣的使命,在幼小的心灵里就埋下了家庭希望的种子。但是由于大部分孩子是独生子女,在家里是父母的掌上明珠,部分孩子过着一种溺爱的生活,这种娇生惯养的教育方式,给学校教育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当孩子一旦由这种受人宠爱的“狭小”环境走进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接受教育的大的群体环境时,他们的心灵难免会受到一种突然的压力,他们渴望老师像他们的父母一样疼爱他。作为家长,最担心孩子在学校得不到关爱,所以家长对班主任良好品质的渴望是十分强烈的,希望班主任能够将自己的爱心移植到孩子身上,但同时又希望班主任能够严格管理自己的孩子,使其能够自觉学习,并养成良好的习惯。因此,作为低年级班主任,既是慈母的角色,又有严父的职责。
  二、家庭教育的超前性,要求教师的高素质
  随着社会文化和经济的发展,父母对孩子的学前教育越来越重视,也越来越超前。他们按自己的特长、爱好和理想,投入极大的精力和财力,承担着家庭教师的角色,超前给孩子传授知识。因此,在刚入学的孩子中有相当一部分已不同程度地具备了不同类型的知识,这种现象不仅要求小学低年级班主任要强化自身业务知识,即使自己的知识能够满足学生丰富的求知欲望,又要使孩子们从老师身上得到父母身上所得不到的知识。而且还要求小学低年级班主任转变观念,不能简单地把刚入学的孩子看做是“白纸”,而要把他们看做是有声有色的“半成品”,并要不断地改进教学方式和手段,通过不断地加工,在去掉部分家长因偏见或不够合理的教育方式带来的负面影响的同时,又要尊重家长的愿望和劳动成果,通过辛勤的劳动,把这些“半成品”逐步加工成对社会有用的“精品”。
  三、家长个性的差异性,要求教师的全面性
  家长的个性除了直接遗传于孩子外,在日常的生活中也潜移默化地影vFAqSvi8T4DU4srKpPGWnOrTx85LD/pWpOvJ3w/BYW8=响着学生的学习与个性养成。一部分家长用自己的个性模式,不知不觉地塑造着自己的孩子,因此低年级班主任首先要细心研究家长的心理动态,通过学生的个性与日常行为的蛛丝马迹,洞悟学生的心灵,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行为,挖掘与弘扬他们的优点,决不能因自己的所好,迁就或打击某种个性,从这个意义上体现班主任的全面性。其次,根据学生家长知识层次和特长的不同,班主任要及时解决学生中的偏科现象。笔者曾遇到一名二年级的男同学,因受其家庭的熏陶,沉迷于绘画,结果荒废了学业,可是家长并不以为然,为此和家长进行了多次沟通。在班上举办了绘画比赛,使孩子发现了自己的长处,又进行了数学竞赛,让孩子懂得了自己的短处。这样做就达到了班主任与学生家长认识上的统一。同时,低年级学生尽管年龄比较整齐,但个体生理发育速度的不同,智力和性格的差异,使得启蒙阶段的他们在接受学校教育时表现得“远近高低各不同”,这就要求班主任老师运用“千手观音”的本领,从学生个性的差异性入手,从不同的角度认真识别“庐山真面目”,因人因材施教,才能够使之百花齐放。
  四、家长望子成龙的迫切性,要求教师的责任感
  望子成龙是父母的共性,低年级学生的父母更是如此。调查表明,义务教育阶段,一年级学生家长与小学四年级学生家长和八年级学生家长相比,前者对自己孩子考试成绩双科90分以下的不满意率为78%,有14%的家长要求自己的孩子双科均为100分。而四年级学生家长则对孩子语文、数学双科成绩在80分以上的满意率为86%,甚至有个别家长认为及格就行了,到了八年级则有56%的家长把能够顺利考入高一级学校当做了目标。由此看来,家长对刚入学孩子的期望值很高,在绝大部分家长心目中,自己的孩子是一块质优的“玉”,并相信这块“玉”能够通过学校这个大作坊成为一个完美的“艺术品”。因此,他们也对学校尤其是班主任有着特殊而强烈的要求,甚至是挑剔,其心情是不言而喻和可以理解的,而这种心情的知音就是我们的老师和班主任,作为班主任就要“以心取信于家长,以知识赢得家长,以公平愉悦家长”。
  总之,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学生对班主任工作的要求具有很多的特殊性,而且越来越高,越来越具体,在所有阶段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没有比这个阶段更能引起家长对孩子的关注。小学低年级班主任工作只有认真研究教育对象的特性,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责任感,全面强化自身素质,改进工作作风和方法,才能成为一名更加名副其实的“园丁”,培育好幼小的“花朵”。
  (通渭县文庙街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