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多媒体技术在技工教育中的利与弊
2011-12-29焦俊儒
成才之路 2011年20期
摘要:多媒体技术在专业教学工作中的应用,为教学开辟了一条新的模式。它的优势已得到了认同,但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它也有许多不足,广大教师只有正确认识,合理运用,才能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教师;学生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已成为顺应时代发展的新宠,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便是“计算机出现之后,与教育领域相结合的产物”。所谓多媒体教学就是把录像机、录音机、投影机、视频展示台和计算机等技术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引入课堂教学,它能够把文字、声音、色彩、图像、动画以及视频等信息有机整合起来。多媒体技术的引入,突破了“黑板加粉笔”的传统教学模式和信息贫乏、形式单一的框架。它使技工类教学内容生动形象,直观具体,色调鲜明地展示给学生,加强学生对感知度,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吸收率,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促进和提高了学生思维的主动性,扩大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并富有艺术性。但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和电化教学改革的深入,由于多媒体技术的特殊性,再加上利用多媒体技术不当和认识上存在的误区,多媒体教学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逐步呈现出来。在实践教学工作中,只有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合理选择和组合多媒体,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技工院校教学有别于其他学科教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实践性强,动手操作多。比如一些机械、电器特殊构造,学生没见过,教师讲得再多,见了还是不认识。有些典型问题,在教学的一定时间内可能不会遇到,课件可通过链接把相关的资料联系在一起,帮助学生横向和纵向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学生思维进行培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将技工教学中很多抽象、难以理解的问题通过动画或视频方式生动形象地演示出来,变枯燥、抽象的理论教学为生动、形象的直观教学,既节省教师讲授时间又便于学生对所学科目的理解,并加深其印象。它的主要特点为因材、因人施教。由于多媒体电脑的交互性和智能化,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教学内容掌握程度,控制学习节奏,选择学习内容,也可以按自己的学习兴趣对学习中难点、重点进行反复学习,而对已经熟悉的内容可以少学,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动画的应用使许多复杂、抽象过程、空间构造具体化,便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例如,采煤专业中液压支架的构造及运动过程、瓦斯气体溢出的几种方式的演示,无须过多叙述,就可以很容易地、更加直观地理解其过程。逼真、准确的图像引入,使得由于难以找出合适的文字而需要教师反复描述,但学生不能很好理解的缺陷得以克服。例如,“金属材料与热处理”中讲述珠光体、奥氏体、马氏体结构异同点时,很难把几种图谱排在一起展示给学生,现在利用计算机图像合成技术教学后,将几种金属图谱组合成一幅画面,便可在很短时间内使学生有一种很清晰的认识,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可方便根据学生需要调用学习。多媒体克服了时间和空间的障碍,可以不受限制地把各种素材,贮存的教学资料及内容提取、学习,缩短查找所需内容的时间。有侧重、有重点地选择学习内容。多媒体课件如同老师相伴,随时随地打开计算机听老师授课。
技工教学中有很多学科,如机械、电气维修等需要画图来讲解,教师画一幅图有时需要很长时间,影响其他内容讲解,通过多媒体技术把书本知识转化成直观形象、图文并茂、情景交融、视听结合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使教学形式变得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替代传统的实验设备采用多媒体模拟系统,可以开展部分专业仿真实习,如“仿真数控系统”“机械制造工程系统模拟训练”。
二、多媒体教学的弊端
滥用多媒体,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某些学校为片面追求多媒体教学,形成了无多媒体不成课的局面。而所谓的课件只是简单的文字加图片,其实用投影片完全可以实现,这样大材小用,造成资源浪费,让多媒体与其他常规媒体有机配合,不要一味追求时髦。另外广大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也逐步暴露出一些弊端。有些教师认为只要运用多媒体教学,自己便拥有了先进的教学思想,在设计课件时,仍以自己为中心,教师依然是讲解中心,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实行灌鸭,填充式教学。因此,教师应从传统的高高在上的权威中走出来,注重启发学生心智,充分发挥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在课件结构上,变“线型结构”为“非线型结构”,将课件设计成为学生的学习资料库,并注意增强课件的交互性以及人性化,使课件流向能根据教学需要而随意调度,同时,要考虑各层次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反馈情况。
课件内容太丰富,人机交流变得“苍白无力”。多媒体课件集声音、图像、文字为一体,极大程度地满足了学生的视听等感官需求,激发了学生对多媒体课的极大兴趣,于是很多老师便在课件上运用大量声音、图像信息,并在课堂上对其进行充分展示运用,看起来似乎信息量很大,但这样的课件运用于英语课堂教学中,让人有一种喧宾夺主的感觉,此时的师生关系就像是放映员与观众的关系。学生在课堂上同教师互动、思考时间减少,所以,教师一定要明确多媒体仅是一种教学工具,运用多媒体是为了辅助教学。其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不能忽视自己在教学中的地位。教育教学活动是由教师的教育影响和学生的个体发展构成的一种双边协同活动。所以,教师应将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结合起来,增加教师和学生的交流时间,训练学生用专业知识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技能,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都有所发展。
三、发挥网络多媒体的积极作用
使用网络多媒体教学不能排斥或替代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网络多媒体教学以它丰富的信息、多彩的画面、优美的音响效果,把抽象变为具体,把枯燥乏味变为生动活泼,目的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由于多媒体信息呈现速度加快,停留时间缩短,每名学生接受、理解消化知识信息的能力也存在差异,从而导致学生记录困难,影响学习效果。将网络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教师在分析解题的过程中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时间,将知识点及时有效进行吸收、消化和整合。因此多媒体教学手段只能作为辅助手段而不能替代传统教学模式。
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必须有助于突破重点、难点。在教学过程中,一些重点难点用传统的教学方式难以让学生深入理解。通过多媒体技术把抽象的、难以直接用语言表达的概念和理论以直观的形式演示出来,或把物质的微观结构或微观粒子的运动状态通过动画的形式展现出来,从而更容易达到教学目的,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环境中获得知识。
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必须具有科学性。课件是多媒体教学的工具,一般需要教师按照事先准备的顺序播放与讲解内容,其教学内容浓缩,因果关系明确,形象直观清晰,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缺乏科学性会给学生带来更大的负面影响。多媒体各种特性的发挥,不应以花样翻新技术的难度来评断优劣,不能认为多媒体课件做的越复杂、技术难度越高就越好,要尽量以少而精的计算机资源,制作出简而优的多媒体课件。
总之,尽管与传统的教学手段相比,多媒体教学有许多优点,但也有其局限性,它既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模式,也不能取代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在实际教学中,既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又不能完全依赖多媒体技术,只有从实际出发,一分为二地认识多媒体教学的优缺点,在实际教学中辩证、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技术,才能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作用,才能全方位、多视角、多层次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达到预期的多媒体教学效果,才能培养出适应当前工业发展的技工人才。
(陕西铜川工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