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踵步前

2011-12-29王卓

成才之路 2011年20期

  《史记》作为纪传体史书,最精彩的莫过于将诸多曲折繁复的政治历史娓娓道来,风云诡谲,起伏跌宕;并且塑造了无数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英雄奸佞,妍媸毕露。所以《史记》才肩挑史家绝唱和不让离骚这样的双重美誉,而这两点都是以神奇巧妙、充满艺术美感和智慧光芒的语言文字为基础,如果学生悉心揣摩《史记》的语言技法,进而落实到写作实践,就能让记叙文写作进益良多。
  一、体味个性张扬的人物语言
  《史记》中许多人物深入人心,主要原因就是他们张扬着各自性格特征的语言,让人过目不忘,不作第二人想。
  同样是观秦始皇巡游的威仪,楚国贵胄,大将之后,心雄万丈,睥睨天下,岂能与草根出身、贪酒好色的秦朝最基层公务员选择同样的语言表达?于是乎:
  “(项)籍曰:‘彼可取而代之也。’”
  而高祖则“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是也’”。
  太史公依靠简洁的独白就给二人贴上独一无二的标签。日后霸王的骄狂凶顽,已然豹斑毕露,端倪微见。而贪色好货的刘邦在乘隙夺取关中、进驻秦宫后,竟然生生地“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等咄咄怪事,单凭这句话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了,“此其志不在小也”。读到这样个性化的精彩语言,确实要为司马迁叫绝!还是清代人王鸣盛一语中的,“项之言捍而戾,刘之言津津不胜其羡”。
  一样的景象,但身份、环境、能力、志向等差异,就决定了心境的差异,导致了语言的差异。两者之言恰如其人,恰如其分,若将两人独白互换,便有性格错位之感。所以人物语言要准确鲜明,你必须给他打上独特性格的烙印。当然,好的语言描写也能够让人反窥其心志,直达其胸膺。
  二、掌握准确生动的细节描写
  李广是一员弓马娴熟、武艺出众的能征惯战之宿将,所以他被匈奴人俘虏之后,司马迁就通过细腻准确的描写,将他凭借骑术、箭术和智计安然脱困的过程,写得活灵活现。“胡骑得广,广时伤病,……以故得脱。”在整个过程中,司马迁通过一系列精练的动词,简洁生动地展现了李广两次脱困的情形。突出了一个武艺高强、智计不凡的优秀将领形象,可以说不著一字褒贬而赞李广备至,让人不得不佩服史迁的深厚笔力。
  司马迁不光动作细节捕捉得准确,而且对人面部神态情状抓得特别好,比如《淮阴侯列传》:当韩信因谋反被吕雉所杀,高祖回京见韩信已死,他会怎样反应呢?他会怎样想呢?司马迁只用了一句话,“且喜且怜之”。
  细细品味之,此语大有洞天。这句话写的是面部表情,但却穿透了刘邦内心,将他所有微妙复杂的心理变化都给表达出来。“喜”字,说明刘邦对韩信本就动了杀机,吕雉除掉心腹大患,确实遂了刘邦心愿。而“怜”字就更复杂了,既有可能是发自肺腑的同情、惋惜,也有可能是掩饰眉眼间笑意的惺惺作伪,又或许兼而有之。“且喜且怜之”确实极为传神,是对人物复杂性格的准确把握,是对其潜在微妙心理的一种深刻揣摩,是最真实人性的反映。
  三、驾驭传神细腻的场面描写
  1. 正侧面结合
  精彩的场面描写,应是多角度灵活全面地表现人物,例如,“霸王别姬”。司马迁先从正面描绘项羽“慷慨悲歌”,已然让人为之一颤;及至“泣数行下”,让人感觉英雄末路时的悲壮无奈;再辅以“左右皆泣,莫能仰视”的侧面烘托,就进一步凸显出平素刚毅桀骜的项羽,那虎泪纵横的悲壮,让人不忍睹闻,从而取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2. 烘托渲染
  场面描写中,环境氛围的营造极为重要,如果气氛调动起来了,整体上就自然顺畅,反之就显得刻意矫揉。以“易水送别”为例,荆轲高唱“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是顶点,将蹈死不顾的慷慨悲壮,精彩激昂地表达了出来。但此前饱满酣畅的氛围营造使其有了坚实的基础。首先,送行者“皆白衣冠”,这个细节为易水相送奠定了死别的悲壮基调;紧接着,苍凉凄婉的变徵之声又形成了绝佳的音乐背景;而“士皆垂泪泣涕”进一步渲染了悲剧色彩。如此反复烘托铺垫之后,悲壮之气如同即将决岸溃堤之怒涛,已然不可阻遏,此时逼出荆轲一曲慷慨悲歌,可谓恰到好处,荡气回肠。前人评价《易水歌》云:“只此两句,却无不慷慨激烈,写得壮士心出,气盖一世。”其实关键就在这两句前面的层层铺叠,才显出司马迁的功力。
  3. 突出重点
  场面描写是一种综合的描写方式,如同开中药方子,讲究个君臣佐使,所以场面描写中的“主药”一定要明确,且不惜文笔,浓墨重彩。
  例如,司马迁描绘荆轲刺秦王,他将描写重点就放在荆轲与秦王的动作:荆轲取图奏图,秦王发图。荆轲左手把秦王袖,右手执匕首揕之;秦王引身而起,绝袖;荆轲与大臣纠缠之时,秦王环柱走、负剑、拔剑、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倚柱而笑,箕踞以骂。这三个回合之间,二人此起彼伏、互动相连的动作描写,作者写得密集详尽,从而将急促、激烈、紧张的生死互博场面完美表现出来,也通过传神描写体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
  以上就是《史记》语言运用上的利器,高中生如能在写作中有所吸收借鉴,不断磨砺运用,假以时日,必将拥有生花妙笔,从而提高自己记叙文写作的水平。
  (江苏省常熟市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