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课改下音乐的教学方法

2011-12-29牟玲玲

成才之路 2011年20期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之风吹遍了中小学校,人们的思想观念也不断的发展变化,音乐教学也越来越受关注。新形势下音乐教师应勇于探索,并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刻苦钻研教材,从而使音乐教学逐步提高。为此,在教学中我做了一些尝试,采用了以下几点教学方法丰富音乐课堂,从中体会了新课程改革带来的生机勃勃的力量。
  一、情感教学
  情感教学是音乐教学的基础,也是上好音乐课的前提条件。任何一个作品都寄托着作曲家丰富的思想感情,或是欢快活泼的,或是婉转悠扬的,或是庄严雄劲的,或是优美抒情的,或是凄凉低沉的。作者是喜爱还是厌恶,是赞扬还是批判,都是通过音乐特有的方式表达出来的,使人们从中受到感染熏陶,产生情感共鸣。
  要想使学生很好的理解作曲家的思想情感,并不是很容易的。首先,要把音乐看做是一种语言,是一种情感交流的语言。如在广阔的大草原地区,人们放牧时,骑着马儿边跑边放声歌唱,以表达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之情;在山区,人们交流情感时,经常是通过唱歌,对歌的形式来表达心声;在欢迎贵宾时,也是通过唱歌跳舞的形式表达对客人的无限热情,感情真切,浸入肺腑。因此说,音乐是一种表达情感的语言,比文字表达更深刻、更真切、更感人。其次,是从歌词内容、歌曲结构及作者的创作背景和艺术特色等方面去体会作者所融入的情感,从而使学生善于通过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激发学生强烈的唱歌欲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去,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并能在这种情感体验中主动大胆地去表现音乐,抒发自己的情感。因此,良好的情感教学是上好音乐课的前提条件。
  二、情境教学
  良好的音乐气氛可以使学生置身于音乐美的熏陶中,让学生在充满艺术的氛围中保持对音乐的热情。在课堂上则应创造宽松和谐的氛围,如何在情境教学中构建和谐的教学环境呢?
  首先,要建立民主氛围,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尽一切可能让学生的意见参与到各个教学环节中去,鼓励学生自行探索,使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冒险,允许学生不同意见的存在。
  其次,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和创新灵感。好奇心人人都有,尤其是学生,抓住这点作切入口,对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和创新灵感是很有效的。这就要求每堂课都要有新意,也就是说,每堂课都有学生所未见过的新内容。
  另外,还可以通过看音像资料,运用多媒体教学或朗诵歌词、讲故事、舞蹈等形式,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挚爱之情,从而养成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三、兴趣教学
  兴趣对学习产生的影响,远远超过教师的督促和简单的说教,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对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和健全的审美心理是有着重要作用的。课堂上,要使学生轻松舒畅的发展个性,全神贯注地投入学习,可运用电教手段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如执教“友谊地久天长”这一首歌曲时,我精心设计了这样一个“课的导入”屏幕显示着一群大学生在火车徐徐启动时,催人泪下的离别场面。几年的同窗学习,风风雨雨,一旦离别在即依依不舍,鼓励和祝福不断,再现了珍贵的同学友谊在人们心中的分量。此时,音响缓缓播放出低沉而感人肺腑的美好乐曲——《友谊地久天长》,当学生静声屏气地欣赏聆听这首歌曲时,感情也随着歌曲而起伏。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同时培养了他们的参与意识。
  四、评价教学
  教学评价是教学工作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基本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德国教育家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与鼓舞”。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老师一个赞许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对于学生来讲,都是莫大的鼓励和欣赏,都能激发学生的音乐表现欲望和参与音乐活动的积极性。作为音乐老师,应抓住教学中的每一个契机,及时地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和赞扬,评价的语言如:“你真聪明,你真棒,你真了不起。”树立起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能体验音乐表现音乐的喜悦。
  总之,教无定法,要想使音乐教学更加完美,教师要不断的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刻苦钻研教材,研究教法,不断积累,探索出更多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适应新形势要求,培养出更多符合时代发展的人才,让每名学生都能乘着音乐的翅膀,在广阔的天空下自由自在地翱翔!
  (沾化县泊头镇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