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体育特长生教学的点滴认识

2011-12-29郑立新

成才之路 2011年20期

  体育特长生的文化课成绩较差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在文化课教学中,如何根据体育特长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因材施教,使他们学有所获,是许多文化课老师一直探索的问题,笔者通过多年的工作实践,发现只要抓好以下三个方面,就能提高体育特长生的文化成绩。
  一、端正思想认识——“要他学”
  体育特长生中大多数参加过省级以上的比赛,并且还取得过较好的运动成绩,但他们文化成绩普遍较差。究其原因,跟他们自身产生的对文化课学习重视不够、松懈、懒惰的思想有关,认为只要训练好就能出人头地,只要夺取金牌就前程似锦。事实上文化学习与运动训练是相辅相成的,文化知识是进行科学训练的前提,文化水平越高,接受和运用科学知识的能力就越强,对运动原理、生理、心理、保健等方面的知识就越清楚,训练就越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一点一定要让体育特长生明白。还要让他们明确,辛勤的汗水,辉煌的成就,不一定能给他们带来退役后美好的生活,只有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才有可能进入高等院校学习、深造,将来才有可能找到好的工作,生活才会美好。如前国脚某某,因文化水平太低,退役后找不到工作,自己干事业屡屡失败,最后因为难以维持生计而走上赌球被囚的道路。教师切记要使体育特长生明确文化学习的重要性,把文化学习变成一种内在需要,放在和体育训练同等重要的位置上。
  二、培养学习兴趣——“他要学”
  经过思想教育,体育特长生虽然意识到文化学习的重要性,但有时候上课还是不认真听讲或提不起精神,这与他们对所学内容不感兴趣也有关系。如果教师能根据体育特长生的实际情况,更新课程内容,增强所教内容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体育训练、现实生活的联系,就能激发和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变“强制性”教学活动为“主动性参与”教学活动。比如,在学习单细胞生物时,以草履虫每天大约能吃掉4.3万个细菌导入新课,同学们非常惊讶,纷纷提问:草履虫是怎么捕捉到细菌的?草履虫有胃肠道吗?等等,教师展示草履虫的形态结构示意图,并播放多媒体动画,同学们看得专注,听得入神,很轻松地掌握了单细胞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特点。再如,在学习“现代生物技术”内容时,将某种可以增强人的体能特征的基因,通过转基因技术来增加运动员的身高或短跑速度,学生一下子就兴趣盎然了。
  三、理解关心帮助——提高学习成绩
  体育特长生有了学习兴趣,成绩不一定好,因为他们每天既要上好文化课,又要参加体育训练,相对普通学生而言,要付出更多的体力和精力,而长期训练和比赛又大量占用了本应该学习文化课的时间,这些客观原因造成大多数体育特长生文化基础知识薄弱,学习效率不高,不能按时完成学习任务,甚至在课堂上出现过度疲劳乃至睡觉的现象。所以,教师遇到这些情况,首先要对其处境给予理解,并针对其学习上的困难给予有效的关心和帮助,比如课前帮助预习,明确学习目标,带着问题进入课堂;课堂上精讲精练,当堂消化,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课后帮助复习,查漏补缺,加深理解;训练休整期增加补课时数,比赛结束后开设晚间或双休日补课班,做到机动灵活,见缝插针,补习内容以“双基”为主,并逐步缩小他们与其他同学的差距。
  此外,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体育特长生的文化学习,要把体育特长生的文化成绩与教练、教师、管理人员的工作实绩挂钩;教师要热爱体育教育事业,积极探索体育特长生文化教育的特殊规律,管教管导,持之以恒,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教练要为体育特长生将来的升学、就业考虑,要与教师协作配合,形成合力,齐抓共管,一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迁安市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