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使用新教材

2011-12-29张建强

成才之路 2011年20期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使用好教材,这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恰当地运用教材;二是如何经常地指导学生阅读与钻研教材。特别是七年级更应重视这两个方面,现在粗浅地谈谈我在数学教学中使用新教材的体会。
   一、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如何使用新教材
  1. 把握好教学要求,坚持少就是多的原则
  现行的教材,要以“少就是多”的原则指导教学,首先要做的就是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在一些值得花时间的内容上用足工夫,使得一些策略性和原理性的东西得到理解。比如,北京十二中分校的赵毅老师在“多边形的内角和”一课上,本来想象学生刚学完三角形的内角和,一定会按照最简单的方法探索出四边形的内角和,即按照对角线将一个四边形分成两个三角形。可是学生偏偏不按照预料的方法去做,而是按照下面图1的方式去分,并且解释道:“从四边形中任取一点,得到四个三角形。内角和是180°×4=720°,但是四边形内角和要减去一个周角,所以应该是720°-360°=360°”。可喜的是这位年轻的老师没有嫌弃该生的做法麻烦而端出自己的方法或提醒别人是否有更好的方法,而是迅速把握到学生的思维状况,捕捉到了学生探索过程的价值,马上重新拟订自己的思路;既然是任意一点,那么将这一点放在四边形的一边上,结论还成立吗?图2,学生稍做思考后马上说可以,教师的灵感再次被激发,又一次激发学生思考:这一点取在四边形外,如图3你们的结论还成立吗?这样的问题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时间在同学们的讨论和争辩中不知不觉的过去了,下课铃声响了,教室出现了学生请求老师“别下课”的场面,虽然仍有几项预定的教学任务没有完成,但是课堂上呈现的生机和活力,却让师生久久感到愉悦和振奋,学生的学习也不再局限于课堂和课本之外。
  “ 少就是多”,并不是只能少不能多,为了达到使学生深刻理解的目的,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发展需要适当选择教科书,甚至选择教学大纲以外的内容进行教学,以便于深刻理解。
  2. 知己知彼,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在本次数学课程改革中,关于学生的差异问题被提到了一个显著的位置,各学段的数学课程标准都强调在教材编写中,注意内容呈现形式的丰富多彩,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加深对所学内容数学意义的理解,而且建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他们多样化的学习需要,在教学中尽可能给学生更多的时间思考、鼓励学生的合作交流,尽可能地利用新技术,为不同的学生提供多样的方式来理解数学。
  3. 利用好选学内容
  人教版实验教材安排了“阅读与思考”“观察与猜想”“实验与探究”“信息技术应用”等选学内容,这些内容有些是教科书中相关内容的拓展与加深,可适时安排有兴趣的学生使用这些材料,加深对相关内容的认识,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提高他们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在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不良倾向
   1. 教学脱离课本
  有些教师在上课时让学生合上教材听课,除了布置作业以外,从不利用教材,学生下课后首先解题,从不愿阅读教材,除非解答习题遇到困难时才翻翻书,平时能反复钻研教材的是寥寥无几。这种现象严重的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影响了学生自觉地、主动地学习习惯和对数学基础知识的牢固掌握。
  2. 重结论,轻过程
  很多教师留恋原来知识体系和教学方法,认为新教材上的情景、探讨、猜想、归纳、讨论、实验活动太浪费时间,完不成教学内容,所以省略,直接给出结论。这样造成许多学生不能用连贯的、科学的数学语言叙述定义、定理,回答教师这方面的问题往往断断续续,不知所云,更不用说学生的主体地位了。
   三、很好地使用新教材,对提高教学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
   1.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消化教材,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
  认真地阅读与钻研教材,填写空白是消化教材牢固的掌握基础知识的重要措施之一。例如,教师在课堂上讲过的一些法则、定义、定理及某些结论的叙述和概括,学生总不是一听课就掌握的,但通过课后的认真阅读和仔细钻研教材,结合教师课堂上的讲解,一般能够加深理解,逐步学会用正确的数学语言去叙述它们,也能为灵活应用打下基础。
   2. 能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究、讨论、归纳主动地进行学习
   让学生从身边事物的观察入手,可以加深对所学内容的印象;勤于思考,善于思考,是学好数学的必要条件,教科书中穿插安排了大量的思考栏目,这些栏目有的通过对问题的思考获得结论,有的通过对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反思加深认识探究是解决问题、探求结论的过程,要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四、在数学教学中指导学生使用新教材的方法
  数学课一般可以不要求学生预习,但可以事先通过学生认真钻研一些为新课服务的基础知识,从而为新课讲解铺平道路。因此,要经常教育学生重视对课本的阅读与钻研,讲清它在提高学习质量中的重要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恰当地指导学生阅读钻研新教材,对于情景设置、探究问题,事先由教师写在小黑板上。教学时让学生合着书听教师讲解的做法不是在所有的年级都合适的。比如,七年级的学生,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较差,学习方法、习惯还停留在小学模式。
   在课外辅导中,也应该注意回顾教材。例如,检查学生是否及时复习了教材,在复习中遇到了什么问题,怎样解决。这样,既督促了学生,也及时了解了教学效果。
  总之,平时要引导学生自己解决自己的疑难,不仅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也能使学生深刻认识到阅读与钻研教材的重要性。
  (通渭县通和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