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信息技术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1-12-29禹晓林

成才之路 2011年20期

  摘要:信息技术教学仅仅是辅助教学手段,不能代替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基本职责,喧宾夺主只能适得其反,无法体现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应有的魅力。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要特别注意与语言的配合,教师的语言要精确,媒体的使用要恰当,只有这样才能让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更好地服务于中学数学课堂教学。
  关键词:信息技术;中学数学教学;应用
  
  在中学全面推进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今天,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信息技术在教学中有着传统教学手段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它以其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跨越时空的非凡表现力,在激发学习兴趣、加大课堂容量、开阔学生视野、拓展学生思维、突破教学难点等诸多方面具有不可估量的积极意义。
  一、信息技术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途径
  1. 动画展示
  运用信息技术中一些图像的闪烁、翻滚、声响效果等手段产生的效果,表现教学内容。将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黑板、投影片、教具模型等媒体展示的各种信息,由计算机加工成文字、图形、影像等资料,并进行一些必要的动画处理进行展示,在较短的时间内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课堂效率。例如,一元二次函数中的各参数与其图像的关系、圆与椭圆关系等。通过带控制性的动画模拟演示,使学生深深体会各知识之间内在联系。
  2. 实验模拟
  通过计算机进行演示、测量、实验,一定程度上能使数学知识形象化、直观化,降低理解的难度。例如,在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教学中,在屏幕上做出斜三角形ABC及其角A的平分线、BC边的垂直平分线和中线,之后用鼠标在屏幕上随意拖动点A,利用软件功能,此时△ABC和“三线”在保持依存关系的前提下随之发生变化。在移动的过程中,学生会直观地发现存在这样的点A,使得角平分线、垂直平分线和中线三线重合。这样不仅帮助学生思考知识间的联系,而且可促进学生新的认知结构的形成。
  3. 习题设计
  信息技术可以方便地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特别是选择题、填空题、是非题,最适用于巩固数学知识的教学。通过信息技术编写的系列有针对性的练习,其练习效果是传统练习方法不可比拟的。它的最大成功之处在于化被动为主动,化抽象为具体,通过带有娱乐性的练习,能轻松巩固已学知识,从而切实激发学生发自内心的学习兴趣。
  4. 影视播放
  据教育心理学家统计,“人们通过视听获得的信息占信息总量的94%,三天以后能记得70%,均远远超过其他传播方法”。为此,通过信息技术的摄像及声像功能,可以使抽6R1n+cwV83zCd2MgUYBVjj/EQO22lVqCHE/haGK/vP8=象深奥的数学知识以简明、直观的形式出现,缩短了客观事物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二、信息技术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1. 激发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能够将一些文字、声音、图像等转化为活泼有趣的音响动画,对学生多种感觉进行刺激和调动。将课程内容进行加工处理后,生动、有趣地展现于学生面前,学生通过画面、音乐、解说进行学习。这样不仅提高了教学效果,而且激发了学生对数学浓厚的兴趣。
  2. 优化教学过程
  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将微观过程加以宏观模拟,把宏观场景作微观处理,对瞬间变化变位定格分析,使学生多种感官并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因而取得事倍功半的教学效果。
  3. 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
  数学学科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逻辑性,需要学生能够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如何让抽象概念化的数学符号最大限度地感性化,是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主要难题。信息技术却能让抽象枯燥的数学符号转化为生动的感性事物被学生认知理解,正好解决了这一难题。
  三、信息技术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课件,失去了主导作用
  使用信息技术教学,在调动课堂气氛、提升课堂容量、丰富课堂内容等方面,确实有着明显的作用。但笔者在调查中发现,一些老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也陷入了另一个误区,认为课件内容丰富,且有相关的图片及动画,同时也加大了课堂容量,因而教师只讲几句导语,然后点点鼠标,用课件展示完全代替了板书而忽视了针对性的引导,从而丢掉了“主导”的位置,成了“放映员”。这样,学生容易遗忘先前学习的内容。若是老师在黑板上写下相应的板书,就可以让学生更为系统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的重难点。
  2. 学生过于依赖多媒体课件,失去了主体作用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过多的使用信息技术会使其产生一种依赖思想。比如,在几何的三维空间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展示三维空间,使学生一目了然地获得信息。但学生在课件连续播放的过程中,没有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思维能力没有得到充分的锻炼,而丧失了“主体”地位,成了“观众”。
  四、信息技术应用于中学数学教学的优点
  1. 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老师在利用信息技术教学的时候不能仅仅充当“放映员”,而应仍然像在传统模式的教学当中一样,牢牢把握课堂节奏,重视学生表情、语言等信息的反馈,有张有弛地调整教学进度,给学生留下一些思考的空间,这样才能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这种先进的教学手段。
  2. 课件制作要简洁,且只能作为辅助教学手段
  课件制作要注意文字简洁、图片精要、动画得体、不要过于花哨,要有实效,课件的制作和使用要为教学服务,能真正解决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启迪和开发学生的思维。
  3. 将传统的教学手段与信息技术教学结合起来
  在应用信息技术教学时,不能忽视传统教育媒体的应有作用,要把握好信息技术的使用时机,正确处理现代媒体和传统媒体(粉笔、黑板、普通教具)及语言表达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好多媒体教学时间与适时的课堂讲解、板书、交互、反思时间的关系。
  4. 教师要加强学习
  首先,教师不能始终下载使用现成的课件,要自己学习制作课件,开发和制作的过程也是教师学习的过程,教师的学习与创新能力会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其次,教师在应用信息技术教学的同时,应关注教育理论的发展,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来指导信息技术教学,发挥信息技术教学的优势。
  
  参考文献:
  [1]李艳珍.浅谈教育现代化背景下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商界,2008(8).
  [2]陈琦.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通渭县义岗川镇八井川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