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1-12-29郑斌

成才之路 2011年20期

  语文学习,博大精深。作为一名语文教育者,面对中国五千多年的文化瑰宝,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尤其是在语文的教学中,方法各异,众说纷纭。但历来都非常重视朗诵,特别是倡导新课改的今天,语文课堂更需要朗诵,而且离不开朗诵,因为语文是一门有声艺术。语言不是静寂的符号,学习语文而没有朗诵是不可想象的。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大纲规定,要求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的地朗读课文,同时要求在教学中训练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大纲有这样明确的规定,我们就应该重视朗诵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它既是一种教学的目的,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
  一、朗诵是没有音高的歌唱
  声乐教育家说过这样一句话:“歌唱是只有音高的朗诵,朗诵是没有音高的歌唱。”这句话不仅道出了歌唱艺术与语言艺术的共同性,而且也说出了朗诵的艺术性。我们在欣赏歌唱家们唱歌时,声音非常优美动听,音色如清泉,再加上丰富的情感,真所谓天籁之音。而且每当晚上七点收看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时,我们又被播音员那具有磁性般的嗓音及标准优美的语言所打动,不仅了解了海内外大事,而且欣赏了语言艺术的无穷魅力。
  所以,不管是歌唱家,还是播音员,这里边均体现了发声的科学性、艺术性。如经常讲到的气沉丹田、打开会咽、寻找共鸣、面带微笑等,这进一步体现了歌唱和朗诵的共同之处,以及朗诵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二、朗诵,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叶老常说,“学习语文不该只用心与眼,须在心与眼之外加用口与耳才好,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方法。”学习语文,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如语文教学中的范读课文是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在范读中那抑扬顿挫的声调,充满磁性的音色和充沛的感情给学生以美的享受。久而久之,就能慢慢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尤其是在诗歌、古文、散文的教学中更是如此。因文而异,选择不同的朗读方法,可以更好地感受文章的节奏美和音韵美。记得在一次公开教学中,我所上的内容为朱自清的《春》,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集体读、示范读、个人读等多种朗读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朗诵,熟悉教材内容的最好方法
  朗诵,是我国语文学习的传统方法,也是现代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许多教育家都很重视朗读,南宋理学家朱熹认为:“凡读书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几遍,自然上口,永久不忘。”朗读教学既是传统的,又是新兴的;既是语感的,又是技能的。尤其在新课改的今天语文教学更应还课堂以琅琅书声。因为朗读课文,是对语文学习内容的感性认识,朗读的遍数越多,感性认识就越深,才会上升到理性认识。所谓语文教学中的“直观教学”,就是语言的直观。学生朗读,是对教材的直接感知;范读,是教给学生以感知教材的方法;讲解,则是在学生充分感知教材的基础上加深对教材的认识。
  因此,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讲的越多,学生听得越烦,甚至睡大觉,跟不上老师的思维,不知其所以然。可千万不能忽视了朗诵,也不必为自己讲的少了,没完成教学内容而放心不下,关键在于要善于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如果我们能够抓住朗读这一环节,从多方位立体化地感知教材,就一定能加深对教材的理解与体会,领悟文章的妙处,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朗诵,是激发学生情感的动力
  语文教学中只有激发学生的情感,学生才能容易进入课文情境中去。因此,朗读是激发学生情感的重要手段之一。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无形之间将自己的情感和文章的内容融为一体,产生了共鸣,激起学生的好奇心,读课文的热情就会大增。
  朗读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在我国古代教学中,几乎是唯一的方法。清代的唐彪说:“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他人之文,我之文也。作文时吾意所欲言,无不随吾所欲应笔而出去如泉涌,滔滔不绝。”说明只有多读,才能善写。
  五、朗诵,是培养学生说话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有效方法
  语文基本功训练中关键的是培养语感,而语感培养与朗读又密切相关,因为语感的培养基于对语言文字的感觉,极其引起的身心反应而实现语文模式的内化。读书时就把辩形、释义、正音、识字有机结合起来,便能积累词汇,熟悉句型,洗练语言,规范口语,能正确培养流利、清晰、富于表情的说话习惯。
  不仅如此,还利于书面表达能力,因为“读”是前提,是接受信息,而写作是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如果没有信息,处理新信息就无以谈起。如果背过的东西写文章时若能用到它,便能招之即来,呼之欲出。古人所说“劳于读书,逸与作文”,正源于此。
  六、朗诵,能加强记忆,有益于健康
  记忆是人脑的一种特殊功能,是人类贮存知识的一种重要方式。朗读能加深记忆,能增强人们对事物的感知和丰富想象,起到联想记忆的作用。通过音、韵、调的变化可以产生一系列的声音形象,并使之牢牢印入人的大脑之中。总之,朗诵可以通过视觉、声觉、听觉等器官协调活动,增强记忆,加强健康。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我们应当抓好朗读教学这一环节,努力培养学生的朗读习惯和兴趣,让语文课堂充满朗朗的书声,使语文的教和学,变得有声有色,生动活泼,使朗读成为学好语文的一个有力武器。
  (通渭县常河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