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探析
2011-12-29连永红
成才之路 2011年20期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精神需要,实施精神关怀,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倡导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只有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焕发学生的生命活力,才能不断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语文;民主和谐;兴趣;探究
我们深深感到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高低,学生培养的好坏,最终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精神需要,实施精神关怀,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焕发学生的生命活力,让学生喜欢上语文课,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鉴于此,我从几个方面谈谈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的几点认识。
一、建立民主和谐的关系
尊重学生,就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尊严、参与、努力、差异和价值。在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要让学生感到老师是平等地对待他。建立民主的教学关系,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成功学习的基础,要使教育内容深入人心,必须抓住学生的兴趣点,使学生热爱自己所学的语文课。要以激发学生兴趣为突破口,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应该向市场管理那样,“放而不乱,管而不死”。放下老师架子,以平等态度对待学生,讲究课堂民主,不搞一言堂。我们有些老师,往往习惯于传统教育师道尊严,习惯于用训斥口吻而不是用“导游”口吻,对于“俯身侧耳以听”,训斥后“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的学生,表示欣赏尊重他们的参与学习成果,融洽、亲切的师生关系容易建立,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劲头就会越来越大。在对话中,教师扮演的是“平等中的首席”,通过平等对话构造师生理解的语境,让教师和学生的生活感情、人生体验、生命意识渗入文本、提升文本、师生原有的对话价值、学生的自主解读的权利就会得到尊重,学生的文本解读的事业就会得到开启,学生解读的空间就会得到拓展,只有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才能对事物有更充分的认识,促进自己的发展,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
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是天生的学习者,特别是学生在母语环境中学习语文有许多有利因素,存在着主动学习、阅读求知、表达交流、探究创造、自我完善的巨大潜能。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积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课应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叶澜教授曾经说:“课堂教学蕴涵着巨大的生命和活力,只要教师的生命和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的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才有真正的生活。”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初级阶段,各方面发展都缺乏持久性、连续性和稳定性。因此,在进行语文课教学要时时保持教学内容的丰富、学习形式的新颖,变枯燥为生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力求寓教于乐,引发儿童的兴趣,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的愉快气氛中学会汉字。每个学生都有着他的优点、长处。我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积极进取的愿望,都有进步的可能。接纳每一个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才,信任会创造奇迹。在上课我总会说:“上节课大家挺努力的,表现不错,老师很高兴。这节课我相信大家会更努力,表现会更出色,也相信大家一定行的。”学生实践的结果不理想、不完美,甚至是错的都不要紧,因为我相信只要学生肯积极参与,努力进取,终有一天会成功的。有了这种自由的学习环境,学生参与课堂实践普遍很活跃,对提高语文课的教学效果是很有效的。
三、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学生在求知过程中一定会遇到困难,因此做老师的有责任去帮助学生渡过难关,不断进取。帮助能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心与重视,对于低年段的写话教学,教师并不需要为孩子设定太多的框框,应当鼓励学生放开胆子,自由表达。日子久了,他们就会觉得很有成就感,从而自然而然地爱上语文课。他们会认为老师在真心地爱着他们,从而产生感激和报恩心理,产生信心,产生动力,不断追求成功。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以活动促进学生发展,关注学生生活世界和精神世界,要让课堂贴近学生的生活,突出对现实的认识、生活的体验和精神的感悟,让课堂充满激情,充满美感,充满智慧。向学生提出挑战性、激励性、趣味性的问题,引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学习兴趣。要建立和形成充分调动学生、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教学方法,充分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发现性、探索性,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在合作中知识和能力得到提高,情感沟通的能力得以形成,良好的人生态度与价值观得到养成,更重要的是个体在合作中个性差异的价值得到重现与升华。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当今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师须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表演,通过表演,再现课文情景,使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从而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课堂教学时,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可通过积极的探索、发现、实践、体验,主动学习获取知识,学生善于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提出新的问题、新的观点、新的思想、新的做法。语文教学是一个外延无限的过程,课堂的40分钟,只能算是杯水车薪。但若只限于课内,是十分狭隘的。因为,学生更易于在活动中体验,所以在语文课外活动中的渗透,能促进课堂教学,具有相得益彰、事半功倍的功效。
语文是学好各类学科的基础。语文教学的任务在于帮助学生培养与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如能调动学生的思维,把课教“活”,达到课堂艺术的佳境,焕发学生生命活力,诱发学生创造欲望,是不断提高学生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
(通渭县襄南中山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