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学校在思想政治课中要渗透生命教育
2011-12-29王艳丽
成才之路 2011年20期
前几天,一名学生因为感情问题想不开跳楼,万幸的是仅摔伤了腿,消息传来,许多老师都很震惊,这名学生平时表现不错,为什么会做出如此过激行为?再联系现在许多青少年学生,有的沉迷网吧荒废学业,有的吸食毒品摧残自我,有的拉帮结伴制造事端,有的甚至因不起眼儿的小事自杀、杀人,等等,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其中与社会、学校、家庭对青少年进行生命教育的缺失有关。那么,什么是生命教育呢?
从事生命教育的专家肖敬认为生命教育就是以生命为核心,以教育为手段,倡导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爱护生命、享受生命、超越生命的一种提升生命质量、获得生命价值的教育活动。生命教育就是教育学生珍惜自己,关爱他人,发展生命,提升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教育。
一、职业学校开展生命教育的必要性
1.开展生命教育是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
职校生按照年龄划分为十四五岁至十七八岁,这个阶段正处于青春发育时期,学生身体发育已臻成熟,但心理发育不成熟,自我意识过强,抗挫折力差,自控力弱,缺乏辨别能力,叛逆心理严重等,导致种种漠视生命、践踏生命的行为屡屡发生。现代科技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广大学生获取信息、开阔视野、培养技能提供了宽广的平台,但随之而来的消极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青少年学生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的负面影响,导致部分学生道德观念模糊与道德自律能力下降。因此,迫切需要开展生命教育,培养青少年形成科学的生命观,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进而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基础。
2. 开展生命教育是家庭教育的重要职责
现代化进程的迅速推进,使家庭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家庭教育还存在和青少年成长需要不相适应的方面。相当一部分家长不了解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忽视青少年渴望得到理解与尊重的需求,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对孩子或者期望值过高,或者漠不关心,或者过分包揽,或者放任自流,加剧了部分青少年学生心理问题的出现,如厌学、离家出走、自杀等,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因此,迫切需要引导家庭开展科学、正确的生命教育。
3. 开展生命教育是现代学校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现实教育中,知识本位、技术至上的思想,使学校现有课程教材中忽视对学生身心方面的生命教育,特别是职业学校,更多重视技术、技能的培养,对学生身心发展的针对性、指导性尚不明确;对学生生存能力的培养缺乏有效的操作性指导。学生对前途渺茫,对现在的生活现状感到空虚,缺少进取心,挥霍生命,虚度光阴。因此,必须加快学校教育的改革,从生理、心理和伦理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生命教育,引导学生善待生命,帮助学生完善人格、健康成长。
二、职业学校在思想政治课中渗透生命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1. 教师要提高自身的生命意识
培养热爱生命、积极生活的学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一个长期、连续的过程。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之人,是学生思想、行为的引领人。在很大程度上,生命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在生命教育中,教师要率先垂范,要融会生命教育于学科教学之中,提高自身的生命意识,树立积极的人生目标,热爱生活,热爱自己从事的教育工作。自身洋溢着对生命的热爱,自爱才能传递爱,才能将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和热爱通过互动传递给学生。生命教育不但要激发学生的生命热情,同时也要让教师焕发出生命的光彩。
2. 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激发学生积极生活的欲望
每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是最精彩的。每个人都蕴藏着巨大的潜能,都有其存在的价值。要把人的禀赋中属于你个人的、别人不可代替的、你独特的、内在而真实的力量培育出来,这就是教育的功能。马克思·范梅南说:“人的很多禀赋都是被他人所发现的,自己不一定能意识到,一旦被别人发现就变成了这个人的特性,这个人的优势所在。一个人如果能把他的优势发挥到极致,他就是一个拥有巨大的、别人不可替代的能力的人。”教育的真正意义也许就是通过他人的引导、帮助、提醒,使我们获得自我了解和生命的觉醒,我们因而可能变得更为自由而完整。所以我们在教育教学中要做有心人,要善于发现学生生命中潜在的优势,以此树立自信,激发学生积极生活。
职业学校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在自己的成长之路上经历了太多的失败,很多学生自暴自弃,所以他们漠视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找不到生存的意义。其实许多职业学校学生是多才多艺的,只是没有施展的舞台,没有得到老师的认可,我们要深入到学生中去,倾听学生心声,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第一时间对其鼓励认可,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价值,认识到自己的珍贵,积极生活。
3. 借助课堂教学,渗透“让生命更加光彩照人”的教育
课堂教学是教师传授思想、知识的主阵地,思想政治课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其内容离不开时事政治、社会现实和学生的思想实际。政治教师要与时俱进地处理教材,给教材注入动态式的新鲜内容,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我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向学生宣传一些热爱生活的正面典型例子,如世界激励大师约翰·库提斯的事迹、开学第一课中断臂少年的感人事迹、残疾人运动会盛况等,向学生渗透生命因绽放而绚丽;另一方面又向学生转述“杀死某中学校长妻子的真凶竟是因不能安排住宿的小事而心生怨恨的择校生”等相关报导,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独立人格,增强学生克服困难、承受挫折的能力,教育学生在爱惜自己生命的同时也要爱惜别人的生命,争取做一名热爱生活、健康向上的阳光青年。
总之,思想政治课教师要配合学校、家庭,通过多个渠道、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帮助青少年探索与认识生命的意义、尊重与珍惜生命的价值,热爱并发展每个人独特的生命,让每一个学生健康、积极生活。
(河南省煤炭高级技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