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课标下初中物理教学的科学探究

2011-12-29吴文英

成才之路 2011年20期

  在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中,使学生学到获取知识的方法,增强探讨未知世界的兴趣和能力,以及学生对于科学本质的理解和科学价值观的树立,是与科学知识的学习同等重要的。
  新课标中,把科学探究式学习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懂得科学的思维方法,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
  一、科学探究中的要素
  科学探究的教学一般要经历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分析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该模式简单、实用、易操作。但是,近几年的工作中,我发现,一部分教师在教案、板书、课堂上严格按照先后的顺序进行,七个要素一个都不敢少,把鲜活、生动的创造性活动变成索然无味的流程,使学生误以为科学探究有现成的“套路”。科学探究的关键不在于表面的形式而在于体现科学探究的本质。因此,在教学中可根据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在不同的课时中有重点地培养科学探究的某一两方面的能力,而不必为了求全面面俱到。例如,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主要突出了“提出问题”的环节,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则注重“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探究“摩擦力”时,则突出了“猜想与假设”,在“力和运动”中,着重训练“分析与论证”等。
  二、科学探究中能力的培养
  物理学由实验和理论两部分组成。物理学实验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活动,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
  要让学生树立良好的科学态度,发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