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后记与课堂教学
2011-12-29黄丽霞
成才之路 2011年20期
摘要:随着教研教改的不断深入,教师课后对课前备课和课堂教学过程进行反思、评析,总结成功经验,汲取失败教训,用来弥补每次课之欠缺,对改进后续课堂教学工作,不断积累教学理论和实践经验提供了依据,从而大大缩短和提高了教师教学艺术的历程,因此教学后记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围绕着课后记的概念、意义、任务、原则、内容和注意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教学后记;课堂教学;创新
通常意义上所说的备课是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前所做的精心准备工作,而教学后记可以看做是课后备课。教师在课堂教学结束后,对课前准备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艺术、对学生原有知识技能水平的估计,以及课堂教学过程优劣得失逐项进行反思、检视、分析、评价、总结,以备补救本次教学所失和改进后续课堂教学的一项课堂教学后活动。教学后记,也有助于实施创新教育,引领师生共进。
一、教学后记的意义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场所。教师凭着其扎实有效的基本功轻松愉快地完成每一次课堂教学任务,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也是每个教师追求的教学艺术和工作目标。要达到这样的目标,除了要求教师坚实系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要运用教育学、心理学作理论指导,认真地完成课前备课,而且要精心组织实施于课堂教学外,做好课后备课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我们人类认识世界的规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课堂教学过程的优化也是如此,就是要不断地实践和再实践,不断地认识和再认识,不断地优化和再优化的过程才能达到创新目的。
本人认为教学后记的意义有以下几个方面:
(1)可对本次课堂教学不足之处产生补救的应急方案,在课外或下次课中弥补。
(2)可在后续教学中发扬长处,克服不足。
(3)可及时总结、评价,得出与实际出入较小的结论。
(4)为教育理论研究积累丰富生动的原始素材。
(5)能起到一个自我反思的作用,也能提高教师的评价、分析和总结的能力。
(6)可在短时间里大大提高教师教学艺术。
二、教学后记的任务和原则
笔者认为教学后记的根本任务是,对课前备课和课堂教学过程进行反思、评析、总结成功的经验,汲取失败的教训,弥补本次课堂教学的缺失,改进后续课堂教学工作,积累教学理论研究信息和经验。这对于教学中教师自我评判、自我反思是不可缺失的环节,这也是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的需要。教学后记应遵循的原则:首先是目的性原则。规范、客观地对课堂教学进行价值判断,加之科学、准确地得出本次课堂教学工作的优劣得失,为改进课堂教学工作,积累教研教改的信息材料提供依据,同时能促进个体所长避短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其次是客观性原则。课后记是教师个体的自评行为,容易犯无意识的主观随意性错误,所以,课后记应坚持客观和实事求是的评析原则。再次是实效性及促进发展相结合的原则。最后是调查研究与他人评析相结合的原则。要使课后记获得更客观有效的评析,就要向教学对象进行调查研究,同时求得同行等的帮助。
三、教学后记的内容
作为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教学后记的内容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理解:
首先是对课前备课的全面再认识。具体包括:(1)对教学目标实现程度的评价及学生情况认识了解程度的评价。也就是确定的教学目标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是否切合授课对象的实际;是高了,还是低了;本次授课实现的程度有多大;有无改进的方面等。同时对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接受新知识的能力、班风、学风、纪律等方面的认识是否正确。(2)对教学内容的反思。教学内容的选择是否合理;是否能更好服务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功能;能否更好地体现教学原则和便于学生获得知识、习得技能等。(3)对教育过程的检视,也就是课堂教学过程激发和维护学生的学习动机做得如何。教师不断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手段,是保证课堂教学成功的必要条件。(4)对人际关系的评价。在课堂教学中的人际关系主要是老师与学生的关系、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他们之间的关系如何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这就需要老师分析评价整个教学过程中人际关系处理得如何。(5)对教学方法的评价。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使课堂教学层次分明、深入浅出、重点突出、难点分散、形象生动,教学难点变得相对容易,使学生对知识的识记、领会、运用、习得和迁移以及创新意识和创造力的培养更加有效,使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6)对课堂管理的反思。良好的课堂对教学起到促进作用,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合作良性互动,促进学生以最大的努力积极完成学习任务。
其次是对课堂教学全过程做全面的评价总结。授课可以看做是一门艺术,课前备课再好,教案写得再周到细致,讲课时都不可能绝对按教案去一字不漏地讲演。一则是课堂上随时都有可能出现突发情况,这就需要教师及时调整计划,二则整个教学过程有时会出现失误,有时灵感突现,使教学者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成果。因此,课堂教学结束后,要对教学整个过程中的缺失之处和创造性成果进行反思、评析,找出今后教学中可以借鉴的经验,汲取失败的教训。
最后是总结记录。做好教学后记内容的反思、评析的同时还要做好经验总结和失败经过及教训的记录,为教育理论研究积累信息和素材,也对教师自身的成长起到积极的作用,增强了不断进取和创新的意识。
四、课后记的方法及要注意的问题
课后记采用的方法可以有以下几种:
(1)自查法。根据课后记的任务、原则、内容、结合教学过程自己省察一遍。
(2)调查研究法。向学生调查研究,具体包括问卷调查法、个别谈话法、召开小型座谈会法等。
(3)作业分析法。通过对学生当堂作业和课后作业情况的分析得出必要的结论。
(4)专家同行评析法。邀请专家同行听课,课后听取他们的评析意见。
在进行课后记具体操作时要注意:
(1)课后记要及时进行。如果拖久了即时效应就没有了,显然效果也会差很多。
(2)在向学生做调查时,学生可能更多是提出问题和意见,而很少直接评析教学过程。作为教师这时要认真记录,不管问题和意见有多少、有多复杂、多直接,教师都应引起重视和真诚接受。
(3)切忌形式主义和教条主义,要坚持实事求是,如实记录,本着求真务实,创新发展的精神。
参考文献:
[1]陈建翔,王松涛.新教育:为学习者服务[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钟启泉,张华.课程与教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3]陈向明.教师如何作质的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东莞经济贸易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