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学生动起来

2011-12-29韩爽

成才之路 2011年22期

  摘要:“活动化教学”具有深远的理论和实践基础,要在生物学科课堂教学中开展活动化教学,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为学生打造实现自我的外部环境,从而激发学生主体积极性和主动性,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在快乐中学,这有利于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通过在教学全过程中注重活动化教学,“激活”学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生物;课堂;活动化教学
  
  生物活动教学是指在初中生物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建构一些既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又具有生活性、趣味性的学生主体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快乐中学习,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目的的一种新型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
  一、进行生物学科课堂教学活动化的重要性
  “活动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动起来,使教与学达到最佳效果。目前,我校正开展以和谐教学为主题的课堂改革,倡导探究性学习,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充分调动、发挥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成为我校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但是,学习方式的转变,离不开教学方式的改革。要实现教学方法从填鸭式教学转变为以创新能力为目标,以活动化为基本方法的开放式教学;教师的角色也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设计者、参与者和组织者。要有效地将学生引入“活动”课堂,让学生真正“活”起来。因此,“活动化教学”是实施新课程学科课堂教学较为适宜的教学方式。
  二、进行生物学科课堂教学活动化的实施方法
  一谈到“活动”,人们普遍想到课堂以外。即使是生物课堂中活动,为了追进度,许多学校也多是把活动化延续到课外,靠学生自行开展,教学质量难以控制。我们应该让生物课堂教学也“活”起来,让学生用“活”的方法学习,解放学生头脑、双手、眼睛、思维、空间,使课堂真正成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那么,如何实现生物课堂教学活动化?
  (1)寻找“兴趣点”。①感情投资,激发兴趣。若学生对教师感兴趣,对他所任教的这门课也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老师应该对学生多进行感情投资,做到处处关心学生,爱生如子。这样做学生自然会喜欢这个老师,进而喜欢这门学科,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②给每节课开好头,激发兴趣。俗话说: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教师对每堂课的开场白应该认真仔细推敲,要使开场白起到激起学生兴趣的作用。③联系实际,激发兴趣。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将书本知识与实际结合起来,这样不仅可使学生提高各种思维能力,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讲“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大分子不能通过,我问:腌菜时加入醋和白糖,为何糖能进到细胞内部?当这些问题解答后,学生不但对课本知识领悟得更深,而且对学习生物学产生强烈的兴趣。
  (2)如何“激活”。初中生物课堂活动教学旨在让学生生动活泼、愉快学习,德、智、体协调发展。根据初中生物教材内容、教学目的及初中生的心理特点,我们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主要设计以下几类活动。①游戏类。人们对喜欢的东西学得最快。学生对于游戏,有很强烈的兴趣。如讲到生态平衡时,我们设计了活动《一个也不能少》。事先编制好一个网,请10位同学出来分别代表生态系统中的各种成分,其中一个代表人类。让人坐在网中间,其他同学将他抬起来代表生态系统中其他成员支撑着人。当人类破坏某一环境因素如使水污染,同学们就分析水污染会导致其他环节相继污染。当说到某因素污染,代表相应的成分的同学就离开,同学一个一个离开,坐在中间的人受到的威胁越来越大,也越来越紧张,越来越害怕自己掉下来。通过学生自己体会,让他们真正感受到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员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人类如果不遵照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破坏环境,最终会遭到环境的报复,影响人类自己的生存;生态系统中的成分一个也不能少,保护环境人人有责。②探究实验类。如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种子结构和成分的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探究。教师只适当介绍实验内容与目的、实验器材,提出纪律要求,然后让学生根据所给材料自己设计方案,自己开展实验。
  三、存在问题
  (1)课堂组织。生物课堂活动化教学,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发散思维。活动中,学生情绪激昂,教师如组织不当,容易出现为了活动而活动的倾向,忽视学习目标思维内化活动。要做到形神结合,形散而神不散。师生需要默契,老师更需要有较强的组织能力,不是每个老师都能很好地控制的。
  (2)课堂评价。由于不同班级、不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存在一定差异,兴趣爱好也有差异,从而导致在生物课堂活动化教学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学进度与产生效果产生一定差异。因此,在活动中如何及时、科学地评价课堂活动化教学效果,具有一定困难。
  (3)教师的知识与能力。生物课堂教学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因此,活动形式应该具有多样性,老师应该具备渊博的知识和不断进取的精神。但是对于新课程,教师普遍缺乏相关的教学经验和资料,在教学活动设计中会遇到很大困难,深感自己知识和能力严重不足。因此,往往会需要花很多精力和时间去搜集资料,不断学习,给自己充电。
  (郑州市惠济区第一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