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2011-12-29黄业虎
成才之路 2011年22期
高中学生经过小学和初中几年的英语学习后,英语学习分化为几个不同的层次。英语老师要想克服这种分化,进行有效的教学,就应该了解到两极分化的形成除了有英语基础的差异外,还有其他的因素,如学习动机的差异、学生的责任心和良好的品质意志的差异、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的差异等。了解了差异形成的原因后,可以通过学习动机的激发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来缩小甚至战胜差异,帮助学生学好英语。
一、两极分化的原因
(1)英语学习的动机和情感态度的差异。在新课标中,情感态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五大组成部分之一,指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相关因素。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是英语学习成功的关键。但是,不同的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情感态度和学习态度,从而造成了学生之间英语学习的差异。学生应该注重逐渐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以树立自信心,形成克服困难的意志,强化健康向上的学习动机。
(2)英语学习的责任心和良好的品质意志的差异。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学习过程中影响学习效果的最大因素之一是学习者的情感控制。英语自主学习需要学生一定情感的投入,并能以意志克服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另外,英语自主学习并不排斥他人的帮助。相反,能有效利用学习资源和向他人求助应是英语自主学习的一个评价标准。学生的责任心、 恒心等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差异,导致了他们在英语学习方面的两极分化。
(3)英语学习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目标计划的差异。研究发现,与英语学习成绩低的学生相比,英语成绩高的学生能更经常、更一致地根据学习任务设置学习目标。这是因为学习目标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对重点、难点、要求达到的目标等的理解有很大的差异,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为自己制订学习目标和计划,并落实到每堂课的学习中的目标实现有很大的差异,从而形成了他们之间的个体差异。
(4)英语学习策略的差异。在教学中常常发现有不少这样的学生,学习英语很刻苦,但由于没有掌握英语学习方法和技巧,进步缓慢。语言学家介绍的学习策略,常常使人眼花缭乱。如果学生自己没有得到英语学习策略的指导和培训,大多数学生对策略的使用就有很大的随意性,从而加剧了他们之间的个体差异和分化。
在了解了学生之间英语两极分化形成的众多原因之后,作为教师,我们就应该各个击破,寻找解决差异的方法和途径。我认为,通过情感态度的培养帮助激发后进学生的学习动机以及帮助他们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可以缩小甚至战胜两极分化。我认为,具体的策略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二、缩小差距,战胜分化的具体策略
(1)通过教学中的长期渗透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在教学中长期渗透情感态度目标,教师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师生之间的感情,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能够亲其师而后信其道;教师还可以通过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情景实现情感态度目标教学内容的设计,充分考虑了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师应当以教材为依托,把情感态度目标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去。
(2)有效培养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创设自主学习的氛围。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对课堂学习形成一种安全感,这样他们才敢真正地表现自己,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创造潜能。教师应积极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机会,让他们在自我参与中展示、矫正、发展。
(3)注重学法指导,促进习惯养成。英语教师应侧重对学生的学法指导,以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从细处落实常规学习习惯的培养。所谓常规习惯主要包括认真预习、复习的习惯,积极主动完成作业和及时订正错误的习惯,清楚整洁的书写习惯,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习惯等。根据英语学科特点,培养基础英语的学习习惯,如听、说英语的习惯,记单词、背诵句型和重点段落的习惯,使用英语字典的习惯,读、写英语的习惯等。良好习惯的养成,能帮助学生缩小分化和差距。
(4)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小组为形式,为了相同的学习目标共同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是师生间双向型以及师生间和生生间的多边互动。研究性学习可以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和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使学生能互相帮助,互相促进,从而缩小分化的差距。
只要教师深入学习新课程标准和教育心理学知识,并结合教学实际不断总结教学中的点滴体会,即使战胜两极分化的目标非常困难,我们也能有所作为。最终使学生乐学,缩小差距,减轻两极分化,让情感教育潜移默化地影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使他们养成积极良好的英语学习的习惯,发展与人合作学习的能力,增强研究性学习的能力,从而缩小生生之间的差距,一起学好英语。
(盐城市龙冈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