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班主任与学生的交流艺术

2011-12-29张艳

成才之路 2011年22期

  班主任每天与学生朝夕相处,应该说是与学生关系最密切的老师,因此班主任与学生的交流也就显得尤为重要。班主任与学生的交流是做好学生思想工作的主要形式,通过交流,既可以增进师生的感情,又可以相互交流思想,解开思想上的某些“疙瘩”,促进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班主任与学生的交流,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一、学会倾听
  倾听是实施有效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渴望别人尊重的愿望。作为班主任,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就必须尊重学生,倾听学生的呼声,了解学生的疾苦,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做什么,有什么高兴的事?有什么忧愁的事?他们学习中有什么成功的地方?有什么困惑?是方法的问题?还是心理的问题?是习惯问题还是基础问题?对这些问题有个比较清醒的认识,就可以对症下药,有的放矢。所以,在了解学生的时候,就要放下老师的架子,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增加老师的亲和力,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学会了倾听,就能够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学生们就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尊重和关怀。他们就愿意把自己的想法、愿望、要求、困惑告诉你,求得老师的关怀和尊重,求得老师的宽容和理解,求得老师的帮助和解释。这个时候所进行的交流,就是心与心的交流,就是灵魂和灵魂的激荡。所以,倾听是实施有效教育的前提。
  我们班有一个孩子,一直以来学习成绩都比较落后,最近更是变本加厉——作业不认真完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因为她的不认真听讲、爱走神儿,我多次提醒她,可她一直都不在状态,上课的时候总像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为此,我特意找她谈了一次。虽然对她最近的表现我很不满意,但是我还是心平气和地问她:“最近你遇到什么事儿了吗?能告诉老师为什么上课总是没精神吗?”开始的时候,她不出声儿,我静静地坐在那儿等,后来她忽然哭了:“老师,我爸每天晚上都带我到别人家去吃饭,他们总喝酒,每天回家的时候都特别晚!在别人家,我也没地方写作业!老师我真的不想去,可我爸非让我去……”原来是这样!她的家庭情况我是知道的,妈妈在两三年前就离家出走,她这几年就跟着爸爸生活。爸爸可能是觉得孩子可怜吧,每天给她不少零花钱,却懒得动手给孩子做顿热乎乎的饭。这不,每天带着女儿去亲戚朋友家蹭饭吃,弄得孩子苦不堪言,更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学习。
  弄清了事情的原委,我轻轻帮孩子擦去了眼泪。那天中午放学,我直接去了她的家,找到了她的父亲。我向她父亲介绍了孩子在校的情况,又把孩子哭着说的话跟她父亲说了,这位父亲沉默了。好久,父亲说不会让女儿再受这个委屈了。这之后,父亲开始在家给女儿做饭,父女俩的生活有了规律。她的作业清楚了,脸上又有了笑容,上课也变得活跃多了。
  二、学会欣赏
  欣赏是有效实施教育的态度,是有效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班主任在学会倾听的基础上还要学会欣赏学生。在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不仅是家长也包括我们老师都希望孩子们个个优秀,个个都成为精英,也正因为如此高要求,我们才多了那么多的抱怨和不满意。记得当代教育家周弘说过:我的心得就是“不要孩子当人上人,要让孩子做人中人”。是的,做人上人,想想该有多难!尤其是从教师的角度来讲,让自己的学生都做人上人,这本身就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要做的不是经常抱怨而是学会欣赏。
  班主任要想和学生深入交流,就必须学会用心来“欣赏”自己的学生。不仅欣赏那些所谓的优等生,更要用心欣赏那些学困生和容易被忽略的中等生。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对优秀学生欣赏,几乎每个老师都能做到,但是对后两种学生的欣赏,就很少有人认同了。
  其实,很多教师都有过这样的感受:成绩出色的学生毕业后很可能对老师没什么感情,反倒是经常挨批评的所谓“差生”在离开学校之后见到老师总感觉那么亲热、念念不忘的是老师对他的好处,这几乎是一个普遍现象。扪心自问,那些学生在学校的时候就没有表现出他们的优点吗?那些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所表现出的善良、热情、乐于助人、热爱劳动,不怕脏不怕累难道你没看到?是我们欣赏的范围太狭窄了。是的,我们要学会欣赏,不仅是欣赏学习成绩,更要学会欣赏在学生身上表现出来的优秀的品格,而且后者也许更重要。
  三、学会赞美
  赞美是欣赏的结果,是欣赏学生的自然流露,是对倾听和欣赏的巩固。它和表扬不同,他不是当着学生的面的表扬,而是在学生背后的赞美。它是融洽人际关系的法宝。实践和试验表明,两个互相仇视的人,如果在背后听到敌人在赞美自己,马上就会烟消云散了,所有的恩恩怨怨在眨眼之间就归于乌有了。老师的倾听是不是假的,老师的欣赏是不是做作出来的,只有当学生听别的同学说出来的时候,才会从内心深处认同,才会对老师的教育感激,对老师的教育感恩,才会肯定老师的诚意,才会不自觉地在老师的期望方向上,迈出步子。
  作为班主任,一定要知道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在其他学生面前中肯地指出你试图教育的学生的优秀品质,赞美他的行为和思想,叫他知道你对他的关注,叫他知道你对他的关怀,是发自内心的对人的尊重。
  我班有个学生,脾气执拗,逆反心理特别强。在家里,不服母亲的教育就跟母亲跳高儿、大喊大叫,还动辄就威胁母亲要离家出走;在学校也表现出这种态度,常说学习不好就不好,有什么了不起。我仔细分析了他的问题:他从五六岁时就离开父母到姑姑家居住、上学。长期与父母的分离让他感到孤独,认为父母不够爱他。现在母亲来了,他的种种非常的表现其实也是想引起母亲注意的一种方式。他的逆反心理已经形成一段时间了,所以对老师的正面教育总是容易引起抵触。于是,我就经常在课下谈心的时候有意无意地和其他同学聊起他。我说:他是个感情丰富的孩子,他其实特别爱自己的母亲,他也很聪明,从内心是非常要强的。但是,他比较羞涩,所以表达方式就比较特别。如果他能把自己的真实的感情正面表达出来,这孩子就更完美了。当其他同学把这话说给他听后,他突然变得温顺了,换了个人似的。赞美的作用,真是太神奇了。
  总之,做好班主任工作,一定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在关心、关怀的基础上,倾听学生的心声,真诚地欣赏学生的长处,赞美学生的优秀品质,就一定能够带领学生完善人格,走向人生的新境界。
  (唐山市丰润区任各庄镇任各庄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