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做好运动员赛前训练提高参赛能力

2011-12-29邝颖妍

成才之路 2011年22期

  在竞争激烈的运动赛场上,冠军只有一个。获得冠军的人,有时不一定是实力最强的人,但一定是发挥最好的人。所以,冠军的悬念在当今的竞赛中越来越多。因为临场竞技状态的发挥成为运动员夺取胜利的最重要的表现,而竞技状态往往会体现在比赛那一瞬间运动员如何控制自己大脑的活动。高水平竞技运动发展到了今天,运动员之间技术、体能差距,已渐渐缩小,得失往往取决于心理水平的高低和赛前准备工作。那么,如何做好赛前训练,提高参赛能力?我认为,赛前训练安排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确保赛前训练质量
  (1)临近比赛,训练质量是训练效果的保证。没有训练质量,训练计划再完美也没有用。所以赛前的训练,教练员不光要重视基本部分训练,还要留意全程训练,把训练质量落实到每一个细节。该要幅度时,绝对要做到,该要速度时,绝不能慢。必须亲力亲为,从准备运动开始,一切都要掌握在教练手中,并且根据实际训练情况制订出周密的赛前训练计划。每一个训练手段,都要有利于赛前训练计划的完成。
  (2)在比赛前,全部训练都是以模拟训练比赛的形式进行的,从生活制度到比赛规程。其中只安排少量的保持性训练和积极性休息,还有一部分的训练和测验是在更加困难但又接近比赛的条件下进行的。让运动员适应即将到来的主要比赛条件,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教练员要提前向运动员介绍比赛的各方面条件,最好让运动员提前到正式比赛的场地去实际训练、熟悉或体验一下那里的环境和了解其他方面的情况。这对比赛取得好的成绩,也是非常重要的。
  (3)应该考虑到赛前准备阶段之前不久的训练和比赛的负荷问题。如果那时的负荷太大,特别是神经系统的负担有些大的话,那么第一个中周期的负荷安排就应稍小一点。只有这样,进行模拟训练的时候才能保持已经达到的水平,才能取得良好的训练效果。第二个中周期总的训练量应该大幅度地减低。总之,所采用的各种训练手段应该使运动员有机体的全部机能能力得到完全恢复,使运动员全力以赴地参加比赛,从而争取达到优异的比赛成绩。
  二、掌握好技术和专项训练
  在技术上要达到熟练、稳定,掌握好完整技术与节奏。对技术动作本身不再进行大的改动,主要是巩固和熟练。重视专项能力的训练,保持较高的专项训练水平,但不刻意追求强度的提高,而是轻松自然又有较高强度反复多次地练习,以利于巩固熟练技术,提高专项能力,使运动员有良好的专项感觉。
  三、控制好身体素质
  要进行相当的身体素质训练,主要专项身体素质项目要达到较高水平,但又不要去追求强度的提高,要保持一般身体训练,以维持训练的平衡。尤其要保持有氧能力的训练,有利于加速恢复过程和中枢神经系统的调剂。
  四、做好体能这方面工作
  通过赛前训练,使强化训练过程中积累的疲劳逐渐消失,人体的各器官、系统的机能状态达到较高水平,并能平衡协调地发展。训练后恢复过程缩短,能使运动员的潜在能力逐渐显现出来。
  五、做好运动员赛前心理辅导
  运动员赛前的心理辅导是很重要的,处理不好,直接影响比赛好与坏。因此,在赛前准备的过程中,采用一些教育心理学和心理卫生方面的手段也是很重要的。①在比赛前的训练过程中,要把不良的情况降低到最低的程度,避免公式化的训练。要根据不同训练阶段的训练手段,力争排除各种不利的训练条件,教练员和医生要具有教育家的素养与风度,克服心理上不协调的现象。②根据运动员的爱好、兴趣、年龄等特点,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娱乐活动,组织好运动员的休息和各种娱乐。③请心理医生利用上课或是座谈的形式,向运动员讲授如何运用各种心理的训练方法(如自我放松、暗示等)。④向运动员传授心理调节的方法(如何放松训练的各种方案、心理调节训练、自我暗示方法等)。
  总之,在日益激烈的现代竞技比赛中,合理和科学地安排赛前训练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珠海市斗门区少年业余体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