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欣赏课教学之我见
2011-12-29刘洁
成才之路 2011年22期
音乐欣赏课以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综合能力为出发点,结合音乐生活和时代特点,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充分运用音乐本体语言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构建起“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走进音乐、感悟音乐,激发起学生的创造力,真正实践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音乐欣赏是培养学生音乐兴趣,扩大音乐视野,提高音乐感受、理解、鉴赏能力以及发展想象力,丰富感情、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径与手段。音乐欣赏的能力不仅是一个人审美修养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文化素质水平的标志之一,对学生的教育作用是其他任何教学手段所不能替代的。基于音乐欣赏课的重要性,和几年来教学实践,对于怎样教学音乐欣赏课,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一、音乐欣赏课的准备
音乐欣赏课的准备工作非常重要,准备得充分与否,是欣赏课能否成功的关键之一。音乐欣赏课有它的特殊性,它是以听为主结合讲解的一种上课形式。因此,在欣赏教学的准备工作中,除了音响资料、录音机等教具设备外,我认为还应注意以下两点。①教师对所要讲解和欣赏的音乐作品必须有比较深入的理解。音乐作品的欣赏,都离不开创作的时代背景、作者介绍、作品的意义、地位等情况介绍。教师不仅要熟悉上述情况,还要对作品的曲式结构、旋律特点、节奏、节拍、速度和力度的变化及调式等一系列音乐表现的手法进行分析。所以,上好欣赏课,主要还在于教师自身的素养,平时对资料的积累,分析作品的能力以及作品的熟悉程度。②学生对所要欣赏的作品必须具有初步的分析知识。学生在上欣赏课之前,教师应该在音乐课的规定歌曲学习中逐步让学生掌握音的高低、长短、强弱等一系列知识。
二、音乐欣赏教学的程序
①先由教师对作品作简短的介绍,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欣赏该作品的愿望。②教师可将主题音调抄写在黑板上,然后对它的特征进行解说,还可给学生作些听辨、记忆性的练习。③首次欣赏应先让学生完整地听音乐作品,听时要求学生集中注意力,边听边思考,培养独立欣赏的能力。④师生共同讨论,讨论可由学生自己来讲对作品的感受,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激发他们对音乐形象的情感体验,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⑤复听。除完整地复听外,还可有目的性地分段复听,有时还可将几首不同性质的作品对比复听。欣赏教学还必须要求学生背记所欣赏的作品名称、内容、作者、主题音调以及所用的表现手段等。因为只有在熟记的基础上,才能使学生丰富音乐知识,扩大音乐视野,提高音乐感受力、鉴赏力和表现力。
欣赏一首好的音乐作品,对于我们的思想品德教育和精神影响是难以用语言表达的。冼星海说过:“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在音乐课中加强欣赏教学,对我们下一代的健康成长,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唐山市滦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