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从初中到中职化学的衔接过渡
2011-12-29胡巧红王素英
成才之路 2011年22期
中职一年级的学生在学习化学新知识前,首先要对初中化学知识进行复习。授课老师应如何做才能旧中见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树立起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良好形象呢?如何使学生从初中的局部知识扩展到中职的全面把握和理解知识,调整好学生的学习心态和学习方法,适应中职教育的要求?笔者根据几年来在教学上的实践,就以上两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作为中职新生的教师,第一节课的意义异乎寻常,它是奠定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地位的最重要的一课。要想顺利完成由初中到中职的过渡,首先要复习初中化学知识内容。但从学生方面来看,到中职学校文化课不是主课,开学第一节课,都希望学习不久前刚发下的自己已“看”过几遍的“专业课”知识,此时要他们复习初中化学,难免会情绪低落。而部分老师可能觉得难上,中职老师大多未上过初中化学课,对初中化学不够熟,有的教师会认为太浪费时间,到具体章节用到初中知识时稍加点拨即可,花这么多时间“炒剩饭”不值。
其实,衔接复习是非常必要的。理由是:①初中化学强调定性分析,只要求学生记住现象或结论,而到中职化学则要定性和定量相结合,这就需要一开始就给学生作一个对比,明确中职化学除了记住是什么外,还要求弄清为什么和是多少。②初中化学以形象思维为主;而中职化学除了加强形象思维外,还通过抽象、理想化的模型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③初中阶段记忆的知识多,很多同学的学习方法是靠死记硬背,学习依赖老师,独立思考能力欠缺;而中职阶段则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理解力,理解后再记忆,并能将学过的知识提升,学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深刻理解化学原理。④新生除逐步适应中职化学的学习要求外,还要适应中职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与初中的教法不同,中职的教学过程容量大,进度快、知识点多,综合性强为课堂教学的特点。中职老师的要求也与初中相异,注重方法的点拨,提倡自主学习。利用学前复习时间使学生适应新要求,接受老师的教学风格和适应老师教学习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怎样解决以上问题,达到最佳效果呢?
(1)摸准学生实际,制订复习目标。首先根据学生的入学档案,了解每个学生初中化学的学习成绩。然后到学生中去了解他们在初中是怎样学习化学的,如何评价自己的成绩等。结合中职化学的总体要求,建立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档案,制订符合学生实际的复习计划,复习重点、难点和要求达到的层次,以及要重点辅导的学生名单。此阶段以全面鼓励和支持,建立自信心为主。
(2)改变模式,旧中见新。复习时,如果只是老师在黑板上列表归纳,口若悬河地总结,相信半数同学定会昏昏欲睡。我的具体做法是,将准备复习的知识点融入到一道道题目中,一开始就参考当年全国各地的初中化学竞赛题、中考的能力题或中职涉及的初中知识,特别是初中生易错或难解答的问题,编出一份试题,由学生在第一节课进行练习,不会的可以相互讨论。知识点是初中的“旧知识”,但出题的角度和方向却是新的。通过练习和讨论,让学生认识到初中不少知识点中职仍用到,学生对复习初中知识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了。然后根据学生第一节课的解题实际情况,再组织一套涉及初中各重点知识的复习题,以精选的习题为载体,将要复习到的初中各重要知识点进行全方位的、立体的复习,由学生在课堂上限时完成,教师只是就解题方法进行指导和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评或点评。这样做,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活跃了学生思维,学会运用知识点,增添学习兴趣。
(3)查漏补缺,适当拓宽。学生在解题中产生困惑甚至不知所措,正是激发他们认真钻研的动力,迫使他们重新评价自己初中化学的学习成绩,然后老师再加以及时引导,学生产生仿佛来到另外一片天地的感觉。此时教师既要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加深对化学原理的理解,又要切记适时引入中职化学的要求;既指出初中化学的局限性,又要适当拓宽学生的知识。如反应物的量与可能的产物之间的关系,各种量其精度与实际要求的关系,化学实验设计,各知识点的综合运用等等中职重要知识和能力的培养,都是在初中知识基础上的延伸、扩展和完善。如果学生不主动按老师的指导及时理解和掌握,慢慢就会掉队。
(4)教会学生用脑去理解,大面积提高化学成绩。通过一系列的习题使学生明白化学“难题”如何去审题,如何去思维。既复习了初中的知识,又让学生逐步学会用化学原理去解答各种问题,不能停留在讲一道题记一道题的学习模式上,而是逐步过渡到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运用现有知识去自主学习新知识。调整好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做好接受新知识的准备,初步学会从本质上去理解每个知识点,多角度多方位地思考每个问题。让学生带着微笑充满信心地进入中职阶段的学习,为大面积提高中职阶段的化学成绩打下坚实的基础。由此可见,复习课如果经过巧妙操作,能将所谓的“炒剩饭”式的复习课,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炒出“扬州炒饭”一样香喷喷的美味来。
(1.长葛市教师进修学校,2.许昌卫生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