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就文取材随机练笔好处多

2011-12-29吴惠芳

成才之路 2011年22期

  语文教材中许多的地方给读者想象的空间,就文取材,随机进行课堂练笔,就是以课文内容作为写的素材,把语言形式的运用和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机结合起来,彼此交融,和谐进行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这既有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能引导学生试着用一用新学到词语和句子,为学生在今后新的语言环境中自觉地独立地运用这些新语言搭一级台阶,真是一举多得,好处多多。
  一、利用教材中的插图随机练笔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文本不仅仅是课文教材的文字,也可以是语言文字塑造的形象以及有关图像等,课本中的有关插图也是文本。插图作为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是静态的,要想使画面“活”起来,教师必须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画,进行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以补充画面上的形象和情节。在教学《李时珍夜宿古寺》这篇课文时,我让学生在预习课文的基础上利用恰当的语气读好课题。并通过讨论理解“这是一座怎样的古寺”,然后引导学生观看插图,思考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座古寺的“破败”,并展开想象,古寺的破败还会表现在什么地方?要求学生用完整的语句从不同的角度去写,一两句,三五句,只要能表现“古寺的破败”就行了。答案异彩纷呈,“屋顶到处漏风。破旧的香案上积满了灰尘,墙角,神像座下杂草茂盛……”,还有的学生甚至想到了“老鼠,蜘蛛,蟑螂到处乱跑”。这样,既给了学生一个把课外知识在课内释放的机会,同时也让学生一下子就体会到了李时珍为了编写《本草纲目》吃尽了千辛万苦,更感悟了李时珍为民造福的决心大。因此,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依靠平时储存的表象,从图中的静止到变化,从画内到画外进行创造想象,就能表达得生动,形象。不仅想象力得到拓展,而且创造性思维也得到了培养。
  二、凭借文章的情节延伸随机练笔
  许多课文的结尾言已尽,意无穷。让学生抓住结尾进行续想,既巩固了前面所学,又拓展了学生想象的空间,引导学生进行多方面,多角度的思考,长期训练,对学生想象力、创造力,均大有裨益。例如《最佳途径》一文,在结尾这样写道: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师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根据文本内容和学生的生活中的知识基础,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我请了一个表达能力一般的学生到前面来,我说:“格罗培斯先生,我是新华社的记者,听说你的设计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请你谈一谈你是怎样设计的和此时此刻心里怎样想的,好吗?”这个学生一下子没有缓过神来,却在全体学生中引起轩然大波。我立刻组织大家讨论,然后又挑选表达能力比较好的学生采访,这就给大家起到了一个示范作用。学生借助文本内容把格罗培斯的设计过程说得清清楚楚。在谈到自己的想法时,有的学生说:“我应该把奖杯送给那位卖葡萄的老太太,没有她的启发我是不会有今天的设计的”。之后我便布置学生以“格罗培斯手捧奖杯走出会场”为开篇,写一写之后的场面,收到很好的效果。
gondBNwTKoCsOU/YtMSrdoO6BEqdKE7VoZjwRWjii+0=  三、紧扣课堂中的精彩生成随机练笔
  课中,由于学生的思维处于兴奋和活跃的状态,往往会提出我们未预设的问题,这就是课堂中最精彩的生成,有时,也是学生练笔的好时机。在学习《剪枝的学问》一课后,同学们明白了一个道理:“减少是为了增加”。而有一个学生却突然站起来激动地说:“老师,有时候增加也是为了减少。”我和同学们一下子都愣住了,为了不直接挫伤他的积极性,我让他说明理由。于是他说:“我妈妈说:在学习上,平时要多观察,多思考,多练习,增加了自己的知识,就可以减少以后学习中、考试中的错误。”一石激起千层浪。课堂气氛更活跃了。这样的课堂突发状况,不仅没有害处,而且是难得的课堂生成的活资源,很有开发和利用的价值。因为这些在课堂生成的问题,往往是学生关心的问题,也是其他学生热衷参与的问题,是全体学生的兴奋点。学生是最富有联想力的,这时候让学生动动笔墨,一个班级几十名学生的智慧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活资源。发掘这种课程资源的过程,是师生共同成长的过程,也是课堂中最精彩的一笔。
  四、凭借课文中标点符号随机练笔
  标点符号是课文书面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省略号往往为文章增添了许多内涵,给人以遐想。凭借文章的省略号进行想象练笔,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还有助于理解文章蕴涵的丰富内容,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比如《荷花》一文的第四自然段,是描写作者想象的,最后一句是:“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这里的省略号就可以启发学生想象练笔,小蜻蜓呢,小蟋蟀呢,小蜜蜂呢,“我”还会听到、看到些什么有趣的?老师的要求一提完,教室里小手林立,顺势写下来就是一种很好的写作训练。
  五、利用课文的空白随机练
  小学语文教材是一座内容丰富多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