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背景对思想品德教育的影响浅析
2011-12-29张伟
成才之路 2011年22期
回眸远去的世纪,我们深刻地感觉到,21世纪的今天,已非昔日可比。随着资本主义国家的后殖民化浪潮的涌现,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欲摆脱落后的发展状况的客观要求,中国的改革开放和西方国家进入中国市场已在所难免。邓小平说,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国策一百年不动摇。中国加入世界发展新秩序已不可避免,大势所趋。到如今,全球化浪潮已势不可挡。随着趋势的加剧,全球化之波现在已经逐渐扩展渗透到社会、政治、思想、文化等许多领域,大河滚滚,泥沙俱下,必然地对我国的思想文化意识形态产生前所未有的影响。根深蒂固的保守的观念已经崩塌,而具有中华传统的一些思想美德同时也遭到了毁灭性的重创。邓小平曾说,十年的失误在教育。从某种角度上讲,这便是对这种情势的深度评论。当然,全球化浪潮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历史过程,也必然地给我们的思想品德教育带来冲击、影响和全方位的挑战。基于此,作为一名教育战线上从事思想品德教学的工作者,我们不应坐而视之,应该让思想行动起来,研究对策,回应挑战,方能顺应时代潮流,做全球化时代的弄潮儿。
全球化显形的表现首先是经济的全球化,而引起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的全球化其实是它的一体两面的那隐性的一面,随着经济交往的深入而必然地要冒出水面,是它的另一只拨弄着人们意识的手,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法和价值导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强和发展,思想政治领域的意识形态全球化问题对我国的影响也日益被提到议事议程,由经济建设中对物的重视转变为同时更加重视人的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适应时代的要求,侧重于全球意识、规则意识、爱民意识、危机意识和公民意识教育,并在培养目标和教育方法等方面有所调整,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只有这样,方能保证中国在全球化竞争中不会翻船倾覆,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累累硕果不会凋落,造福本国人民,造福世界人民。
全球化给世界历史的进程带来无比深刻的影响。中国是一个大国,也必然地要加入到这一客观历史进程去,把自己纳入世界共同发展的轨道。树欲静而风不止,潮流向前,人为岂能拒之。这一全球化的时代背景,给我们的思想品德教育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我国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只有顺应这一历史潮流,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对之漠视,必然会给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在全球化时代,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要不断创新,以适应客观环境发展的需要,要有鲜明的时代性,陈腐的东西必须抛弃。
在全球化时代,国家与国家之间互相交往与影响程度在逐渐加深,随之而来的是不同思想文化的相互碰撞与借鉴。在这种趋势下,人们的思想变得更加活跃,观念的更新加快,精神文化需求也日趋复杂多样,内容丰富多彩。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如果不能根据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创新,就会缺乏主动性、有效性和针对性,成为时代潮流之上的浮泛之物,丧失掉自己的生命力。
深陷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束缚,我们深感以说理和灌输为主要手段的教育的疲惫。那是一种过于注重和强调“显性教育”、重视其正面和纠缠于完美的理论体系的教育,而其对更具力量的“隐性教育”和实践生活的教育重视得相当不够,囫囵吞枣,对接受的观点缺乏严谨的科学分析,漠视了人的主体性存在,必然会导致实效性的减弱。
全球化浪潮携带着以个人主义为本位,强调国家为公民个体服务、为个体而存在的西方文化观念,对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导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果我们不能回应这一挑战,必然会使我们中华民族旧有的传统美德受到损害,失去自己的民族性。
针对这种严峻的形势,我们必须行动起来,加强理论研究与实践,回答时代提出的问题,回应全球化对我们思想品德教育的挑战。我们要迎难而上,避之不但逃脱不掉而且还会引来更大的麻烦。我们可以侧重于共同理想,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教育、全球意识教育、规则意识教育、爱国意识教育和危机意识教育等。在教育的方法上,要广泛运用信息技术,应当结合新情况,吸取他国经验,不断探索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服务于时代。
作为一名思想品德教师,应该怎样顺应全球化浪潮的推动,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呢?我认为,一名合格的思品教师,首先他得有终身学习的意识,掌握对学生来说是正确的、正面的教育思想。思品教师应当正面、直接而理智地传授思想政治道德准则,观点绝对不可以模棱两可。其次,充分利用网络这一虚拟空间,对青少年开展网上思想政治教育。江泽民同志指出:“要重视和充分运用网络技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网络既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挑战,同时也提供了全新的教育手段。只有进入到产生网络问题的环境中,才能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同时,也要教育上网者学会正确地选择网站,这是每个上网者必备的素质。再次,引入现代管理科学的成果,对人性进行科学的分析。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是道德说教大于科学分析,说理往往变成了说教和灌输,这是每一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都必须深思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影响人的行为。行为科学的研究表明:需要产生动机,动机决定行为;欲影响人的行为,必先了解人的需要。而人的需要的背后又有各种复杂的原因,任何需要只有在被意识到时,才能构成动机产生的原因。因而,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当然离不开行为科学的指导。要真正做好人的工作,就必须将教育机制建立在对人性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历史的大命题,涉及的内容方方面面。思想品德教育当是其中一篇非常大的文章,它是这一浪潮中潜在暗涌的并最终升为波面的力量,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影响不可小觑,学人当以蠡测,究其分明。
(庄河市徐岭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