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业发展师德先行

2011-12-29薛成玉

成才之路 2011年22期

  摘要:教师的专业发展是课程改革成败的根本保障。教师要尽快实现专业化成长的前提是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水平,这是实现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师德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名句,也应该是我们教师毕生的信念与追求。作为教师首先应该“学高”,即业务精炼,知识面宽,有高超的教育教学能力;同时应“品正”,有高尚的人格和道德品质。教师的工作职责是教书育人,要教书,就必须“学高”,即荀子说的教师必须“知微而论”;要育人,教师自身必须要“品正”,即孔子所谓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所以,对教师来说,学识水平和道德品质都很重要。
  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使我们中小学教师遇到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新课程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它要求教师必须尽快从传统角色中走出来,成为新课程的研究者、实施者和创造者,这些都要求教师真正提高自身的内在素质。可现实情况不容乐观:一些老师职业倦怠心理严重,工作积极性不够,工作热情不高,对工作不负责任,敷衍塞责,能力欠缺,或专注于办校外辅导班、校外兼职搞创收,或专注于家务和玩乐,甚至经常旷课,对于教学,很少投入精力去努力提高。
  教师提高自身专业素质的重要途径是学习。明末清初的王夫之认为:“德以好学为极。”教师不学习,一切都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新课改背景下,在这个终身学习的社会里,学习应该是教师的生活,教师的工作,教师的责任。我们教师要养成时时、事事、处处学习的习惯,让学习交融于工作和生活中。学习的一个重要形式是读书,要效仿古人的“三上”读书法,善于利用零星时间,做到时时可读书,处处能读书,使读书完全生活化。每天读点书,写点读书笔记,写点教学反思和心得;每天从网上浏览一些信息与他人分享,每天提出一个问题或困惑与他人研究。教师的每一天都应该是充实的,幸福的,不断成长的。我们教师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发展自己,才能跟得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师德是立教之本。教师要尽快实现专业成长的前提是具备崇高的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有高度的教书育人责任感和使命感,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这些良好的德性是教师敬业乐教,提高素质,实现自身专业成长的内在动力,是贯彻教育方针,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的内在保证,是调节各种教育因素充分发挥合力效应的粘合剂,也是学校取得社会良好评价和有力支持的感召力之所在。
  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是从事任何一种职业的精神支柱。教师的职业精神最根本的应体现在热爱教育事业,献身教育事业上,而体现这种职业精神的职业道德就是热爱学生,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对学生的未来负责,把学生的成长作为自己事业的追求和成就。一个不热爱教育事业的人,是很难成为称职的教师的,而一个对学生缺乏爱心的人,也不能成为一个好教师。只有在心中时时处处关注学生,真正了解学生并善于与学生交流,既能引导学生,又能与学生共同前进的教师,才能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与时代同行的教育工作者。因此,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应该是教师专业化首要的和基础性的要求,这种素质的养成不仅是靠书本和讲授获得的,而是在教育教学实践和交流中逐步养成和提升的。
  能与学生进行春风细雨般的沟通是为人师的一大师德。如果我们教师不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是不可能很好完成教学任务的。对学生有爱,并能恰当表达,就会有亲和力,学生就愿意对老师说出心里话,爱是师生间进行良好沟通的前提。有了爱心,就会更有耐心地教书育人,遇事也就会冷静,会更多地思考;反之,在教学实践中如果遇到学生犯错误时不冷静,就会简单粗暴行事。切记:我们教育的对象是未成熟的人,是有待培养发展的人,是需要精神抚慰引导的人。他们思想单纯,经验缺乏,对事情认识肤浅,行为冲动,克制力差,所以常常容易犯错误。对孩子多一些期盼、鼓励,他们的潜力就可发挥出来。我们应少看他们的缺点,多看他们的优点,并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这样就等于掌握了与学生沟通的钥匙。与孩子沟通是一门学问,有句话说得好:垃圾放对地方就是资源,资源放错地方就是垃圾。只有用鼓励和包容去对待孩子,孩子才会把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有时候我们的一个举动就能改变一个孩子的未来。因此,需要教师用善良对待学生的缺点和错误,给他们最基本的保护。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有宽容之心,善良之心的美德,更要做到“慎其行”。当面对学生的缺点和错误时,我们应该“三思而后行”,要谨慎我们的言行举动。绝不可以对犯错误的学生任意指责、批评甚至体罚、侮辱,不可以把他们视作发泄工作生活压力的对象。当然爱不是迁就,需要理智,不可以放任学生,不闻不问,指鹿为马,混淆是非,走向另一个不负责任的极端。
  职业责任感是职业道德的核心。有没有责任感是能否成为合格教师的基本标准,也是关键的标准。没有责任感的教师对工作对学生不负责任,即使知识水平和能力再高也不可能把工作搞好。反之责任感强的教师即使知识水平和能力差些,也会在责任感的驱使下,尽快提高完善自己,全力以赴,负起应有的责任。
  责任值千金,责任感是一个人的首要品德。只要我们教师成为真正富有责任感的人,就会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为人师表,潜心钻研,严谨笃学,师德和专业水平在教育实践中就会潜移默化地得到修炼和提升。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为师之道高深莫测却又简简单单,需要我们用毕生的精力去学习探索。
  (南召县教师进修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