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2011-12-29李文卓
成才之路 2011年22期
在新一轮国家基础改革到来之际,在全面推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今天,适时改变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理念和方法,着力构建以学生为主体,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乐于思考、乐于探究的有效教学模式,显得至关重要。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将是实际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一、引导学生在理论课教学中似懂非懂地“质疑”
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讲授式教学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当前课堂改革的根本任务是按照现代教学运行机制,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自主发展的需要,尽可能做到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培智,在“探究”中创新。要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规律让学生自主发现,方法让学生自主寻找,思路让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让学生自主解决,这一改革进程,也要求切实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在理论课的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创设质疑问题的宽松氛围,课堂上积极引导,充分调动学生质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自信加勇气等于成功,教师要想方设法帮助学生树立自信,使学生敢想敢说,有疑就问;要以亲切的微笑,温和的语气,和善的目光,激励性的语言,实时的点头使学生放开胆子,亮开嗓子;要创设情景,优生引路,以点带面,使学生以平和的心境敢于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敢于表述自己的见解。
二、引导学生在复习课上大胆“质疑”
“施教之功,贵在引导,重在转化,妙在开窍。”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广泛质疑的能力,教师的质疑职责在于有效引导。“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在某种意义上,传授给学生质疑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比传授给学生单纯的知识更为重要。因此,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复习过程中,充分发挥点拨、启迪、诱导等功能,将学生导入探索真理,追求真理的轨道,提倡学生对于重要问题大胆争议、讨论和自由辩论,是增强学生探索兴趣和提高探索能力的有效方法。要改变复习课中过去强调组织有序的倾向,要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允许学生的某些“离题”“出格”、甚至出错的质疑行为,然后加以正确的引导,使之纳入“正题”。尊重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重视和鼓励学生异想天开,鼓励学生别出心裁的念头,并让他们知道他们的观点是有价值的,积极诱导学生打开提问的话匣子,全面调动他们的思维,力求全面参与,全方位思考,使整个学习、复习过程成为学生质疑问难、探究创造的过程。当学生学习了键盘鼠标时,他们曾提出这样的问题:“键盘上的英文字母为什么不是按ABC的顺序排列,而是杂乱无章的”“不用鼠标,能操作电脑吗”。在了解网络之后,新的问题又产生了:“常听说‘网上购物’,那电脑里真的有东西可以购买吗?”虽然这些问题看起来听起来很是可笑,很天真,但我们还是要鼓励他们“质疑”并学会解决问题。
三、指导学生在上机操作时“质疑”“解疑”
在试验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初中信息技术”教材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为“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增强学生对教学试验的参与性,尽量调动和启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尽量使学生能够进入创作、创新的自由空间,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探索精神和合作意识,培养思维能力。要以具体的实例引导,以操作功能带动,循序渐进,逐步展开,引导学生活学活用。信息技术课如果单纯地靠“教师讲”“学生听”的方法,忽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就会变成单纯的打字课、枯燥的培训课。而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改变了传统教学的单一模式,可以将数据、文字、图像、声音有机融为一体,增强学生的兴趣,有力地调动学生的各种器官,强化、培养各方面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上机操作是信息技术教育学科教学的一大优势,通过上机操作学生可以手脑并用,从理论到实践,在直观形象的实践操作中不断加深对事物规律的认识,易于形成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但是,学生上机操作时,有的目的不明确,准备不充分,只是充满新鲜、好玩的心理。或随心所欲乱打一通,或人云亦云,看到别人干什么自己也干什么,结果达不到预期效果。所以,我们应该针对实际情况,在上机操作前,提出问题,指出目标,并在行动后检查结果。要积极鼓励学生质疑、解疑,充分调动每个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这样,既可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又可使学生养成积极思考,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向45分钟要质量。在理论课上学生学习了键盘、鼠标的使用后,在上机操作时,可以利用一些指法训练软件如“金山打字通”,它非常方便,而且直观易懂,学生会很快体会到要取得好成绩就必须练习好指法。而鼠标的练习,则可以借助“纸牌”“空当接龙”“扫雷”等游戏,使学生在玩中乐、在乐中学。用不了多久,鼠标的“指向”“单击”“双击”“拖动”等操作,就掌握得得心应手,收效显著。
俗话说得好:“问题是创造之源”,“疑问是创造之田”,提出一个问题要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疑问是开启创造之门的钥匙,有疑问才会有探究,只有主动地质疑探究才会有所创造。所以,我们要让学生敢于提出问题、敢于驳问、敢于向教科书或现成的结论答案质疑、敢于向权威挑战。对于不恰当的回答不要嘲笑,要对其质疑行为给予充分肯定和鼓励,从而真正培养学生质疑能力,使学生敢于对一些观念、事物说“不”,使课堂迸出创新的火花。
质疑能力不仅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备受关注,而且在其他基础课程教学中也具有同等的地位。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作为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广大教师,特别是从事基础教育的广大中小教师,一定要认清自己的历史使命,认真学习和掌握教育技术的理论、方法和手段,不断进行自我完善。只有这样,才能在教育教学改革和实践当中立于不败之地。
(通渭县通和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