秤砣虽小 能压千斤
2011-12-29吕小英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1年12期
明朝人谢榛在《四溟诗话》中说:“凡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其意思是说,文章开头要响亮,让人为之一震;结尾要有韵味,让人觉得余音绕梁,不绝于耳。写文章要如此,上语文课也应如此。不仅开课导入教师要精心设计,使学生为之一震;一课结束时,教师也必须在设计上仔细琢磨,反复推敲,达到升华主题、画龙点睛、余音绕梁的效果。
一堂课的结束环节就像一出戏曲的压轴,虽然占整节课的时间较少,但在大语文观的潮流中,往往能起到“秤砣虽小,能压千斤”的效果。那么,如何设计出精彩有效的结课呢?笔者仅从平常的语文教学中总结出以下几种方法。
一、疑问式——一石激起千层浪
语文课文是为学生编写的,课文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就像人与人之间的对话关系,而这种对话,又是从疑惑和问题开始的。“学则须疑”。学生在阅读课文时提不出疑问,就形不成对话关系,课文所包含的潜在意义就无法揭示出来,学生也就无从受到教益,得到提高。
朱熹云:“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这就需要教师善于引导学生精读课文,于“无疑之处见有疑”。
例如,教学《穷人》一文,在此文明显的疑问在阅读中一一解决后,学生觉得似乎已提不出新的疑问了,于是,教师在结束这篇课文的教学前设疑发问道:“西蒙的孩子来到桑娜家,会过上怎样的生活?谁能做个小列夫·托尔斯泰,大胆进行猜测,把本故事续集写出来?”学生听了兴致高涨,进行了兴致盎然的小组讨论。有小组认为,西蒙的孩子是上帝送给桑娜的天使,他俩的到来为西蒙一家带来了好运,渔夫第二天出去捕鱼,就意外捕到了大珍珠,从此改善了生活,把孩子都顺利抚养成人。有小组说,这只是一个美好幻想,现实的结局是渔夫一家的生活更加艰难,渔夫只好带着大孩子一同出去捕鱼,在一个非常恶劣的天气里,惊涛骇浪掀翻了小渔船。桑娜一家的生活陷入了绝境。邻居们纷纷伸出援助之手,让爱心一直传递。学生的有效探讨,丰富了文本内容。
课堂结束语可否让学生巧设疑问?答案是肯定的。如在学完《凡卡》这篇课文后,学生无一人不为凡卡的悲惨遭遇而痛心。教师因势利导:“本文主要写了凡卡给爷爷写信,同学们能否围绕写信来提问题:其一,凡卡为什么要给爷爷写信?其二,凡卡的爷爷能收到信吗?其三,凡卡爷爷收到信后能改变凡卡的命运吗?”对这些疑问,教师趁势将其作为课后思考题,请学生以小作文的形式畅谈自己的看法,最终大部分学生都能深刻地认识到凡卡的悲惨命运是无法改变的。从而“披文以入情,犹沿坡以讨源”,准确地揭示出小说的主题,使学生从中受到教益。
可见,结束语巧设疑问,是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诱导学生深入思考,在知识的原野上纵横驰骋,从而与课文进行融洽、和谐交流的有效方式。
二、悬念式——柳暗花明又一村
针对语文教学本堂课与下堂课内容的有机联系,于紧要处留下悬念,可以引发问题,唤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形成“我要学”的求知心理状态,也为由“教师→学生”以单向传授转向“教学学生”的双向交流创造了有利条件。教师一般都比较注意在某一节课内各环节间过渡语的应用,但对于单元与单元、课文与课文、一节课与一节课之间内容的过渡缺乏关注。有经验的教师不仅注意到这些问题,还特别注意在同一篇课文内不同课时之间设计结束语,巧妙设置悬念,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并为下节课的开讲创造条件。
例如,在讲授完《全神贯注》这篇课文时,可以这样设计课堂结束语:“做事要有执著的态度和全神贯注的精神,培养一丝不苟的作风。罗丹差一点儿把朋友锁在自己的工作室里,但他成了闻名世界的大艺术家。有这么一位聋哑青年,他作画时全神贯注,一丝不苟,让金鱼游到了纸上。这是怎样的故事呢,下节课我们再揭晓。”
这样的结束环节,能紧紧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在学生的心里激起悬念,诱导学生去阅读后面的故事情节,为下一课时《鱼游到了纸上》的教学作好铺垫,并使前后课时互相关联,形成一个整体。
三、娱乐式——无心插柳柳成荫
一堂课的容量比较大,节奏比较快,学生的身心已感疲劳,或者由于课文的内容较为平淡,学生缺少兴趣,这个时候如果教师只是用提问、复述、练习等单调的方式来巩固、复习所学的知识,教学效果是无法保证的。教师应考虑采用轻松活泼的形式,如表演游戏等,来进行结课,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例如,教学《晏子使楚》,在最后结课时,就可以选择“课本剧表演”游戏。选一个身材矮小,能言善辩的学生扮演晏子,选一个身材高大的学生扮演楚王,然后由学生自我推荐扮演课文中的随从及武士,让学生在小组内设计场景及相关的台词。最后推荐一小组上讲台表演,其他学生观看并评选出最佳演员。这样,在游戏中完成了总结晏子机灵、巧辩的品质,揭穿楚王弄巧成拙、搬石头砸自己的脚的诡计等教学任务。这样的创造性教学游戏,不仅可以训练学生在内化课文语言的同时,根据表演的需要,创造性地组织语言的表达,而且可以充分体现学生对交际言语的学习和运用。
四、奋进式——不待扬鞭自奋蹄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指出:“你作为教科学基础知识的老师,不应当单纯是知识的传授者,而应当成为青年思想的主宰者。”德国第斯多惠的《德国教师教育指南》也强调:“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语文课作为一门基础课程,更要求在听、说读、写的能力训练中渗透政治思想教育。而且,现今的课文解读,已由着眼于文本转向对周遭世界的关注,要求贴近生活,面向实际。所以,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既教文,又育人,既是科任教师,又是学生生活的导师和思想品德的引路人。每堂课,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一篇篇文质优美的课文时,要自觉地深入挖掘教材中内在的思想教育因素,融入整个教学过程,用以熏陶感染学生,鞭策激励学生,感召他们崇尚真理,热爱祖国,为振兴中华而奋发向上。这在教学的结束语环节也时有体现。
例如,学生学完《圆明园的毁灭》,胸中无不涌动着一股悲愤之情。于是,教师满怀激情地启发道:“圆明园中能毁灭的又是什么?会毁灭的是什么?不能毁灭的是什么?永不毁灭的又是什么?”学生探讨完毕后,教师说:“同学们要牢记国耻,奋起直追,让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一洗国耻!”如此结束全文,能一下子打动人、感染人,一种民族的自豪感、使命感会充盈学生的血管和神经,使他们感奋不已,从而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五、归总式——淘尽黄沙始见金
当课堂教学的重难点解决后,教师可结合课文,用归纳结尾的方式引导学生以准确、简练的语言,对所学内容作概括、总结。可以归纳课文的思想内容、写作特点。一方面可培养学生的概括、总结能力,另一方面可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使学生对课文的主要内容有明晰的了解,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时,在结课环节,教师让学生归纳总结:“这篇课文重点写的是我们所在的这片土地是神圣的,面对这片神圣的土地,我们应该怎么做?”学生回答:“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保护这片土地,就是保护我们唯一的家园。”这样言简意赅地抓住课文的精髓进行归纳式的结尾,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句话,但是对课文思想内容的归纳、总结都完成了。
通过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思想感情、写作特点等方面的知识进行归纳和整理,较好地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同时,也能让学生在交流与合作中感受到思维的愉悦和乐趣。
结课方式远不止这些,教师可以根据课堂的需要,加以选择,灵活运用。常言道:“编筐编篓,重在收口。”一堂好课,不仅应当有良好的开端,还应该有耐人寻味的结尾。教师应当合理安排课堂教学的结束环节,精心设计结束语,做到善始善终,使语文课堂教学虎头凤尾,相得益彰。
(责编 陈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