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中的实现
2011-12-29朱红莉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1年12期
《语文课程标准》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有着重要的地位,是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因此,《语文课程标准》显得尤为重要。要让《语文课程标准》在语文课堂中充分实现指导意义,须仔细揣摩《语文课程标准》,确实应用到课堂中来指导教学。
一、课文之中精彩无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学习课文《“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时,我让学生寻找优美的语段记忆,很多学生找到了这两句:“夜幕初垂,一轮明月从湖面上慢慢升起。”“鱼饵划破水面,沉入水中,湖面泛起一圈圈银色的涟漪。”朗读记忆后,我又抛出了一个问题:“如果写作时把鱼饵换成小虫子、小青蛙,句子应怎样变化呢?”学生积极思考,其中一个学生说:“小青蛙划破水面,沉入水中,湖面泛起一圈圈银色的涟漪。”“小青蛙也是沉入水中的吗?”略加思索后,学生们异口同声地答道:“是跳入水中。”“还有更好的词吗?”我问道。“小青蛙划破水面,跃入水中,湖面泛起一圈圈银色的涟漪。”稍加点拨后,学生达成了一致的看法,形成了最具灵气的句子。
很多时候,教师会“嫌”学生的作文单调、空洞,缺少优美的语段,拼命地让他们阅读课外书籍、摘抄语段。其实教材中不乏精美的语句,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诵读记忆,仿写改写,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自然提高。
二、勤查字典提高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字典是学生必备的学习工具,我也经常鼓励学生使用字典。如教学《恐龙》时,文中出现了恐龙的亲戚——翼龙,为什么叫“翼龙”?“翼”是何意呢?在我的引导下,学生立即动手查字典,“翼:翅膀或像翅膀一样的东西”。理解了“翼”,我们就可以断定翼龙是有翅膀的,学生再读课文时,也就明白了如此取名的含义,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就更深刻了。
除了字典、词典,生活实践也是我们很好的老师。在学习《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一文时,出现了一个生词“铺天盖地”,部分学生一时无法理解。这时,我用语言描述语境:“一天,你站在操场上,一阵狂风吹来,沙子呀,树叶儿呀,全部向你扑了过来,我们可以说是——‘铺天盖地’。”学生已有的生活积累一下子被唤醒了,他们不仅用生活实际理解了词语,以后碰到类似的场景也能熟练运用“铺天盖地”这个词语。
三、生活之中勤加练习
《语文课程标准》对习作也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在第二学段中有这样一个要求:“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际。”
我班有个习惯,下午放学家长还没来接的学生要在教室里等,走时告知我一声。而每周星期一、星期四,我们教师都要开会,学习写留言条、请假条后,我班的学生就活学活用了。
×老师:
我回家了,是我的××来接我的。
×××
×月×日
一开始写时,有些学生还不能完全掌握格式,会写错,第二天晨会课我就拿出来,让学生互相修改。一段时间以后,学生写的留言条格式正确,用语得体。
我班还专门开辟了一个信箱,投入其中的信可以是写给老师的,也可以是写给同学的;可以提意见,说建议,也可以道感谢,表歉意……每周利用时间朗读,在朗读信件内容的同时,我也会把信件中格式错误的地方指出来,久而久之,学生不仅能用简短的书信进行书面交流,还处理了许多矛盾,改善了同学关系,班级气氛好,学习氛围浓。
四、多元创设提升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努力开发,积极利用。”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及四季分明的特点,我设计了一组以四季为主题,适合低年级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课“我和春天有个约会”、“亲亲夏天”、“走进秋天”、“拥抱冬天”。每课都由四至五个板块构成:读、说、忆、唱等。通过这些训练,学生读诗、赏诗、写诗,审美能力提高了,语文意识增加了,创作水平提高了,想象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开发。
《语文课程标准》就像一股绳,一股把课堂内外、学生发展紧紧串起来的绳,让我们牢牢抓住这根绳,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攀上知识的顶峰!
(责编 陈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