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曾”字究竟该读何音

2011-12-29文喜东

语文教学之友 2011年7期

  在教苏轼《赤壁赋》(前)时,“曾”字的读音引发了学生的争议,即“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中“曾”字的读音,有学生认为应读zēng,有学生认为应读céng。我们知道,“曾”在该句中是副词,意为“连……都……”,教材中将该句译为:“如果从那变动的一面看,那么天地万物(时刻在变动),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停止。”(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6月第2版高语教材,第164页)但对“曾”没有注音。
  认为读zēng音的学生依据的是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2007年8月第1次印刷第40页):“zēng③〈副〉竟然;连……都;甚至。《愚公移山》:‘以君之力,~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兰亭集序》:‘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有学生还拿出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10月出版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也持这一观点,第34页:“zēng㈢副词。①表意外。竟,竟然。‘汝心之固,固不可彻,~不若孀妻弱子!’(《列子·汤问》)②简直。‘以残年余力,~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列子·汤问》)。”
  认为读céng音的学生,依据的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王力主编,2006年1月北京第2次印刷第36页):“céng②副词,用来加强语气,常与‘不’连用,可译为‘连……都……’。《列子·汤问》:‘~不若孀妻弱子。’”我对王力先生是深信不疑的,便对全班学生说,王力是古汉语权威,我们就统一读céng吧!但拥有那两本字典的学生据理力争,不放弃读zēng的观点。之后,我又查了王力主编的高校通用教材《古代汉语》(中华书局出版,1998年校订重排本,1999年5月北京第29次印刷第607页):“㈡读céng。副词(用来加强语气),略等于‘竟’、‘竟然’、‘乃’。《诗经·卫风·河广》:‘谁谓河广?~不容刀,谁谓宋远?~不崇朝!’《战国策·赵策四》:‘老臣病足,~不能疾走。’《孟子·公孙丑上》:‘尔何~比予于管仲!’。”看来王力先生确实主张“曾”在该语境下读céng了。
  但我还是心存疑虑,于是查阅了《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缩印本,2000年7月第3次印刷)第365页:“㈠(zēng增)①乃。《诗经·卫风·河广》:‘谁谓河广?曾不容刀!’”所举之例和所释之义均与王力先生《古代汉语》相同,但注音却不同。这还说得过去,学术观点不同嘛!但这让我在王力与《辞海》谁更权威上产生了质疑。于是又查阅了《王力古汉语字典》(中华书局出版,2000年6月北京第1次印刷第449页):“zēng①竟,乃。《诗经·卫风·河广》:‘谁谓河广,~不容刀,谁谓宋远,~不崇朝。’”这又与《辞海》中的注音一致。
  细心的读者就会发现,所举王力的《古代汉语》教材比所举《辞海》出版稍早一点,所举之例相同,但注音不一;而所举《王力古汉语字典》又比所举《辞海》出版稍晚一点,大概是为了与《辞海》保持一致,作了修订。但出版得更晚的王力主编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还是坚持读céng音,可见出版界还是没有保持高度一致。
  还是我用手头的《古汉语字典》(巴蜀书社出版,1998年5月第1版,1998年5月第1次印刷)比较好,它采取了折中的办法,现罗列于此,第796页:“㈡céng⑧(又zēng)副词。表示加强否定语气,可译为‘乃’、‘竟’、‘简直’。 《列子·汤问》:‘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在我看来,这本《古汉语字典》的观点是“曾”当作副词“乃”、“竟”、“简直”用时,应该读céng,但又可以读zēng。这不仅与王力的学术观点一致,也容纳了其他字典的学术观点。
  因字典的混乱,造成参考书籍的混乱。如对《触龙说赵太后》中“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一句的“曾”,陕西人民教育出版2008年4月第9版的《中学教材全解(高一〈语文〉)》第265页注为zēng,云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11月第1版的《文言文双色诠解(高中)》第20页注为céng。
  高中语文教材中“曾”当作副词“乃”、“竟”、“简直”、“连……都……”来用,最早出现在第一册《触龙说赵太后》中,即“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在2003年6月第1版人教社高中语文教材中,对“曾”没注音,将“曾不能”解释为“连……都不能”(第94页)。在2007年3月第2版人教社语文教材中,将“曾”注音为zēng,并将“曾不能”解释为“连……都不能”(第105页)。在第二册《兰亭集序》中,对“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句中的“曾”注为zēng,并将“曾”解释为“乃,竟”(2006年6月第2版人教社高中语文教材,第105页)。看来人教社高中语文教材编写者已拿出了自己的观点,即“曾”当作副词“乃”、“竟”、“简直”、“连……都……”来用,用来加强否定语气时,应读zēng。故在第四册《赤壁赋》中,对“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一句中“曾”虽无注音,但依据一、二册中“曾”的相同用法,我们可知,在该句中“曾”应读zēng。
  依次类推,高中语文教材中“曾”当作副词“乃”、“竟”、“简直” 、“连……都……”来用,用来加强否定语气时,都应读zēng。
  (作者单位:庄浪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