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预习案的编写与使用

2011-12-29陈涛

语文教学之友 2011年7期

  传统的语文预习仅限于学生的读读课文、记记生字生词,由于缺乏必要的落实措施,往往表现出随意性、流于形式、实效性差等一些特征。学生的预习情况反馈不及时,直接导致课堂教学内容不明、重难点不清、教师的重复造成时间的浪费、重要的内容得不到充分的研读和探究。与传统的语文预习不同,语文预习案着眼于学生课前自主研读文本的落实,着眼于学生语文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是教师依据语文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语文学科特点及学生语文学习的实际水平,编写供本班学生课前使用的具有个性化的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文本方案。
  语文预习案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文本的方案,是学生学习文本的开始。语文预习案的编写遵循基础性、主体性、差异性、个性化原则,满足不同层次学生语文预习的需要,帮助学生扎实、有效地进行语文预习活动。下面以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春》为例来谈谈语文预习案的编写。
  
  一、预习目标
  
  (我的预习我做主,通过预习计划达到以下预习目标)
  1.朗读课文,积累优美词句。
  2.理清作者写春的思路,初步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机。
  预习目标是对学生预习活动作方向性的引领,能帮助学生迅速把握预习的重点、思路,是学生展开预习活动的核心与灵魂。预习目标的设置要合乎新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需要,要具体明确,具有可操作性。预习目标是整个语文预习案的集中指向,预习案的编写要紧紧围绕预习目标。为此,我们要重视研究预习目标的设置问题,它决定了学生预习什么以及怎样预习。
  
  二、读一读,写一写
  
  1.我要把朱自清的《春》读3~5遍,努力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丢加字词,不回读,读出作者对春天的热爱、赞美之情。
  2.我积累的重点词语有(要写出词语的释义):
  3.我勾画的优美句子是:
  “读一读,写一写”是预习案的基础环节。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读书是语文预习案的重要目标,也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需要,学生只有在深读文本的基础上,才能升华对文本的感悟、理解、赏析活动,这是养成学生读书习惯必须坚持的基本功。“写一写”是帮助学生丰厚词句积累,储存语言仓库,让学生打下贯通篇章能力的基础,学会积累贯穿语文学习的始终。
  
  三、想一想,做一做
  
  1.我认真读书,深入思考,我能解决以下问题:
  ①作者围绕“春”,抓住了哪些富有春天气息的景物,这些景物具有怎样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春天怎样的感情?
  ②找出文中的比喻句、拟人句,体会它们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2.通过自主预习,我完成了我的预习任务,不过我对《春》这篇文章还存在以下疑难问题:
  “想一想,做一做”是语文预习案的重要环节,也是语文预习案区别于传统预习的关键之处。它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需要,是学生深入思考与探究能力提高的关键,是将学生预习行为转化为预习成果的重要标志,亦是教师进行学案教学的基础和前提。“想一想,做一做”主要涉及文本的内容、思路、学习重点的引领,帮助学生明确自己已能掌握的知识和自己未能解决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课堂学习有的放矢。
  预习案的编写是基础,为我们解决了物质上的准备,而巧妙使用是关键。语文预习案的使用就是将教师的预习方案化为学生自主预习的自觉行动的过程。学生知识的丰富,朗读水平、自主学习能力、探究能力的提高必须在实践中才能完成;学生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教学质量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提高。怎样使用语文预习案才能发挥预习案的导读、导思、导练的作用是研究语文预习案使用策略的核心。
  (一)充足的自主预习时间。时间是保证预习质量的重要条件,给予学生充足的自主预习时间,让学生在预习案的引领下展开充分的预习活动就显得十分必要。预习有一个过程,时间是必须的。同时语文预习案的使用伴随文本诵读、查阅工具书及相关资料、深思习练等一些活动,语文预习案应提前一周或半周发放给学生,保证学生利用预习案进行充分的自主预习活动。学生首先明确预习目标,知道自己预习什么、怎样预习以及预习到什么程度,对于自我的预习活动做到有的放矢。在“读一读,写一写”环节,学生在预习案的引导下自觉读书、主动查阅工具书扫除阅读障碍、读通文本、积累关键词句。“想一想,做一做”环节,学生在预习案的提示下思索整理文本的基本思路、内容、主旨以及语言表达特色,及时记录自己发现的疑难问题。
  (二)不断督促,养成习惯。语文预习案有其相对完整的系统、流程,不像传统的语文预习那样简单、随意,让学生几乎感觉不到预习压力的存在。语文预习案尽管依照学生的年龄特征做了一些人性化、口语化、激励性的提示与引导,而要完成这样一个流程需要时间与学生的主动精神,学生的适应与接受亦需要一个过程。我们的学生已习惯了以往的低效预习,预习案好像给他们加重了课业负担,开始时学生出现排斥心理、抵触情绪都是可以理解的,关键是教师的坚持,不断督促、检查,等到学生尝到使用语文预习案的甜头时,就会化为自觉的行动,学生就会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
  (三)及时反馈,增强信心。初次使用语文预习案的班级最为关切的是自己的预习结果如何,能否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因此,预习的成就感及满足感对初次使用语文预习案的学生来讲是必要的,在教师教授本课的前两天,至少前一天检查、批阅学生的语文预习案,督促未做、少做的学生,对于深入阅读、有自己独到发现的学生教师应大力表扬,增强他们积极求知的信心。检查语文预习案的使用应以鼓励为主,给学生阳光,让学生有教师十分重视预习案使用的感觉,从而鞭策学生积极完善预习案的使用。教师集中整合学生通过预习案的使用仍存在的比较突出的问题,做好应对策略,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为课堂教学做好充分的准备。
  语文预习案的使用旨在帮助学生课前正确地认识自我,帮助教师课堂上只教学生不会的内容,避免课堂因内容的繁琐、重复而造成时间上不必要的浪费。坚持使用语文预习案能帮助学生提高自主阅读文本、主动探索的能力,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语文的习惯。
  (作者单位:丰县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