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析“否定失当类”病句
2011-12-29仲跻健刘柯泓
语文教学之友 2011年9期
辨析和修改病句是衡量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标志,也是初中生备考的基本能力之一。通览各地区中考试卷,辨析、修改病句已成为必考考点。而一些否定副词、含有否定作用的短语或具有否定作用的连词,由于其用法上的特殊要求,在造句时往往会出现搭配不当、否定赘余、不合逻辑、表意不明等错误。辨析和修改这类否定失当的病句有一定的难度,历年来各省市中考所涉及的否定失当类病句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判断不当
近来,本刊编辑部同志因经常参加会议而影响稿件不能及时处理。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们所缺乏的,一是勇气不足,二是谋略不当。
简析:中在判断表达上有错误,“稿件不能及时处理”是由于“经常参加会议”,“因经常参加会议”影响的是对“稿件的及时处理”,所以应将否定词“不能”删去。例中“勇气不足,谋略不当”是存在的问题,分析可知“我们所缺乏的”应是“勇气”和“谋略”,所以将“不足”和“不当”删除,语意更叫确。
二、搭配不当
“阳光体育活动”要求学生每天参加户外体育锻炼的时间不少于一小时,这对青少年来说,无疑不是个好消息。
他无时无刻不忘自己的职责,在假日里积累了许多资料。
简析:例中“无疑”是没有疑问,肯定的意思,再与后面的“不是”搭配,就成了否定的意思,与句意不符,很可能是将“无疑不是”看作双重否定所致。例中“兀时无刻”即“没有哪一个时刻”的意思,表示否定。“无时无刻”与“不忘”搭配表示“时刻忘”的意思,与句意不符,应改为“他时时刻刻不忘自己的职责”。类似的还有“无缘无故、不清不白”等格式的词语,就不是双重否定,而是一次否定。
三、否定赘余
凡事要三思而行,否则贸然行事,往往会好心办坏事。
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简析:例中“否则”承前句,“否则”意为“如果不三思而行”,因此,后面不能再接“贸然行事”,故“否则“是赘余的,要么删除“否则”,要么删除“贸然行事”。例⑥中“防止”本身就包含了否定的意思,后面再接“不再”,两词连用构成双重否定,使句意正好与所要表达的意思相背了。宜将“不再”改为“再次”。像“防止”这一类已隐含了否定意的词语,和否定词连用,往往会造成否定赘余的毛病。此类词还有“切忌、严禁、避免、杜绝、限制、忽视”等,它们在句中起否定句意的作用,如果忽视这类词的用法,就不易辨别语病。
四、否定不当
个别医生不讲医德,索要红包,医院领导对此并非不无责任。
科学发展到今天,谁还会否认地球不是围绕太阳运行的呢?
简析:例句中否定了三次,句意最终表示的是否定的意思,“不无责任”即有责任,加上“并非”,意相悖,应去掉“并非”或去掉“不”。例句中否定词有“否认”和“不”,另外这是个反问句,反问语气也相当于一个否定词。这样,句子含三重否定,即等于一重否定,从而将句意搞反了。
五、照应不周
教育观念能否从根本上转变,是我们解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程问题的重要保证。
不闯红灯,是衡量一个公民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
简析:例中“教育观念能否从根本上转变”,表达的是“能”与‘否’正反阿个方面,而后面的‘是……的重要保证”只表达了正而,两面对一面,所以前后不能照应,应删去前面表示否定的内容,改成一面对一面,即删去“否”。同样例中“不闯红灯”表达的是一而与“素质高低”所表达的正反两个方面不能照应。因此,当句子中出现“是不是、能不能、要不要、是否、能否”或“高低、大小、多寡”等表示正反两个方而意思的词语时,须检查句子前后是否照应周到。
辨析和修改病句可以从语法分析角度、逻辑角度、语感角度人手,辨析修改否定失当的病句也应如此。如果掌握了以上“否定失当”的几种病句类型,从类比的角度入手就能更准确、更快捷了。
(作者单位:宝应县天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