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新课程下高中数学教师角色的定位

2011-12-29邵冰

成才之路 2011年12期

  随着社会信息化和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教育也提出了强烈的变革要求,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用新课程的理念,对曾经视为经验的观点进行重新审视,从传统的课堂传授者向教育过程的指导者、组织者、参与者的角色转变。在过去,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已经给教师冠以诸多美名,如蜡烛、园丁、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等等。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教育观的提升,让这些美名逐渐褪色。新课程在给教师带来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的同时,也期待着教师尽快对自己的角色重新定位,以适应新课程的深入开展。重新反思教师的角色将成为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是当好新时期新教师的首要任务。本文试图从数学教师的角色定位进行探讨,为数学教师进入新一轮课程改革提一些有益的建议。
  一、教师要从过去的单一传授型向合作、参与型转变
  在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只是机械地“照本宣科”,对着文本宣读。单行线的、规范式的和接受式的单向传递知识是教师传统教学的特点。课堂成为教师单一传授数学知识的场地,学生的学习是被动地接受、模仿和记忆。新课程则要求教学过程不只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方案)的过程,应该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师生双边活动是数学教学的本质特征之一,并且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课程则变成一种动态的、发展的、使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教师不再是讲授者和权威,更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课堂上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讨论中教师既要当好顾问,帮助学生解决讨论和交流中产生的问题,又要有效地组织讨论和交流,充当对话者的角色。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自己的思考和认识,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通过交流与合作,加强师生之间交往,融洽师生关系,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强化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树立克服困难的勇气。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应该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进步的过程。在和谐、平等的教学氛围中,教师要激励学生发表高见,允许学生参政议政。通过交流,师生、生生群体之间的思维发生碰撞和交流,能让师生共享成功的喜悦。正如萧伯纳所言:“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每个人还是一个苹果/oO3iA0rOZqca/SzmEr9Fy730tp1PfzyvSawMFLiu5A=;但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则每个人就有两种思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撕掉“神圣不可侵犯”的师者面纱,走下讲台,参与到学生生活、学习中去。
  二、教师要从主宰型向指导型、促进型转变
  长期以来,人们对数学教学的认识就是概念、定理、公式和解题,认为数学学科是一种具有严谨系统的演绎科学,数学活动只是高度的抽象思维活动。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只重视在黑板上进行严格的演绎逻辑推理,干瘪、枯燥无味,单一的“讲授式”,教师“主宰”课堂。知识的“霸权”注定了教师要主宰课堂,掌握和控制教学全过程,以防 “偏离轨道”。这种教授方法,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剥夺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权利,使学生丧失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这一种教学方式,虽然在短期对学生会有效果,但从长远观点、高层次思维和学生长足发展看,是远远不够的。
  新课标下的数学课堂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不再是教师单方面的一人言和满堂灌了。学生在这里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现成的知识,而是积极主动地去探求知识的来龙去脉,体验探求知识过程的快乐,并在探求中生成新知识和新能力。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从一个单纯向学生传播知识的灌输者、课堂的主宰者转向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这是时代赋予教师角色的新特征。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颁布,对我国高中数学教学将产生深远而重大的影响,同时也对数学教师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我们只有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新课程所蕴涵的理念,才能认清新课程改革的方向,才能明确新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只有从传统角色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塑造符合新课程要求的新角色,学习掌握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才能真正成为一个现代化的教师。
  (杞县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