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中如何上好《温瑞塘河的开发与保护》一课
2011-12-29傅晓芬
成才之路 2011年12期
一、案例背景
本课题选自高一地理必修3第二章第三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此节内容是介绍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发展与区域地理环境的关系,开放性较强,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储备,研究湿地资源的开发和保护。而温瑞塘河是我们温州人的“母亲河”,又刚好是湿地,所以这节课笔者通过对“母亲河”的个案研究,来分析和了解区域发展与环境变迁的关系。
二、案例描述
1. 导入新课
师:观察图片,寻找图示景观中哪些不属于湿地?
师:水库是湿地吗,为什么?
生1:是,有水。
师:海洋也有水,为什么不是湿地?
生1:水很深,不是浅水覆盖土地。
师:现在我们往干的地上倒一杯水,此水覆盖的土地是湿地吗?
生1:不是,因为不是长期覆盖。
师:那谁来归纳一下湿地的概念?
生2:我们把水位经常或常年接近地表或被浅水所覆盖的土地称为湿地。所以,海洋、沙丘不是湿地。
师:好,因为温瑞塘河是湿地,所以这节课我们就以温瑞塘河为例,了解、认识与湿地相关的内容。
2. 湿地的重要价值
师:假设没有温瑞塘河等湿地,我们将如何生活?(播放一段关于温瑞塘河的视频)
师:湿地到底有何价值?
生3:湿地的作用:(1)鸟类、爬行类等生物生长、栖息、繁衍的地方;(2)自然风景优美,适合旅游;(3)航运。
生4:提供粮食、稻米、鱼等农副产品;美化环境、调节气候等。
师:大家总结的很好,由于湿地存在很多作用,人类可以开发和利用它。同时它有很多美誉,如生命的摇篮,地球之肾等,总之,人类不能离开湿地。
湿地的开发和保护:(1)简介温瑞塘河所处的位置及它在温州所处的地位。(2)提供一些有关塘河被破坏、被污染的图片。
师:请大家相互合作、探究,共同找出塘河目前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找出产生的原因,制定合理的保护和开发措施。
师:请同学们归纳塘河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危害?
生5:(1)过度围湖开垦,破坏河流的生态环境;(2)人类把垃圾倒入河中,河流面积减小,调蓄能力下降;(3)滥捕滥杀,导致物种大量减少,破坏生物的多样性;(4)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排放到河流,河流受到污染,人类生存的环境质量下降。
师:面对人类不合理的行为和湿地存在的问题,我们应采用何种措施来保护湿地?
生6:
师:塘河出现了问题,对当地造成一定的危害,要防治危害,我们得先找原因,然后针对原因找措施,这方法不仅对温瑞塘河适用,对一般的湿地也适用。
3. 制定2011年湿地日的主题
师:1996年10月,国际湿地公约常委会决定将每年的2月2日定为世界湿地日。每年的世界湿地日都有自己的主题,分别为:2004——从高山到大海,湿地为我们服务;2005——湿地文化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2006——湿地蕴涵着丰富的财富,别失去它。
师:现在请大家为2011年湿地日设计主题或行动号召。主题与行动的背景:你认为如何可以有效地开发或利用湿地。理论支撑:湿地的作用、保护。(同学们在狂笑,有些说太土,没新意。有些同学反驳说:“没关系啊,能反映主题就好。”我点了点头)
师:大家刚才讲的都是主题,有没有行动号召的。
生7:为了有效地保护鱼类,我们应少吃鱼。 (学生说:老师,这个行动面太窄。听了这话,部分学生点点头)
生8:老师可以这样改吗,为了有效地保护鱼类,我们可以制作课件、发放传单,提高人们保护湿地资源的意识。(学生们纷给说:“可以,可以!”我笑了笑)
三、案例分析
地理学习面临的历史重任是多元的,对于不同类型的学生来说,赋予的含义是不同的。“湿地的开发和保护”这部分内容是侧重生活和文化的地理。笔者觉得有些方面是需要做的:
1. 给学生时间和舞台展示自我
高中地理课程的改革传递着一个信号:那种过分依赖于书本以及教师讲授来学习的局面,不能再继续下去了。本堂课的教学主要以问题式讨论和自主探究为主,充分体现出学生是主体的理念。通过学生的“说”,让学生有发表自己想法的“舞台”,又通过学生自己观看视频、观察图片等来获取相关的信息,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营造出一种“学生是主体,老师是引导者”的氛围,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和探究的积极性。
2. 有效地采用乡土教材,使知识的落实不再变得抽象
温瑞塘河是温州人民十分熟悉的“母亲河”。当看到自己的“母亲河”严重受到破坏、污染,从小被它养育的我们会有一种说不出的忧伤。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湿地的开发和保护”以“温瑞塘河”为例,对于我们学生来说是最有感触的,同时学生又可以以主人翁的身份参与治理和保护温瑞塘河。
3. 尊重学生的个人意见
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的知识背景的差异,不同学生对同一事物的理解存在差异,因此不要以简单的正确和错误来区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本课题开放性较强,问题的答案也是多元化的,所以笔者在接收答案时,没有简单地回答“对”和“错”,而是通过学生自己的理解、学生间的交流等方式来回复。如在“制定2011年湿地日的主题”这一教学阶段,学生对主题的设计有很多的想法,如 “湿地是我家,保护靠大家”,部分同学觉得太土,没新意。教师先不回答,看同学反应。如“为了有效地保护鱼类,我们少吃鱼”,有的同学认为此行动面太窄,便主动发言更改等等。
(瑞安市汀田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