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小学语文课堂谱写和谐灵动的音符

2011-12-29施向阳

成才之路 2011年12期

  什么样的语文课堂是高效的?什么样的语文课堂是成功的?我认为,小学语文课堂应该是和谐灵动的。孩子是那么有朝气,有活力,语文课堂就应该让孩子如同朝阳喷薄欲出。教师就应该想方设法地为孩子创设这样的学习平台,构建营造这样的语文课堂学习氛围,让孩子在语文课堂的天地里自由飞翔。
  一、教师要有仁爱的胸怀,机智的头脑
  精彩的课堂来自教师对孩子润物无声的关爱。浓厚的兴趣在爱的氛围中产生,孩子的学习积极性是在教师循循善诱的指引下提高的。孩子的学习积极性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孩子有浓厚的兴趣,主动、自觉地进行学习内容的探索。教师要有宽厚的胸怀让孩子靠近你,心理上没有距离,这样,孩子才能爱你的课堂,学习的积极性自然就高了。孩子的学习积极性越高,思绪活力便四射,精彩纷呈,创意化的语言才可能产生。一名优秀的教师还应具备机智的头脑,课堂教学的每一环节,课堂的突发事件能应付自如。机智的教师会注重语文课堂的趣味性。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机智的教师一定要重视课堂开始时的趣味性,这样能激发孩子强烈的学习兴趣。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题的引入,要把课堂教学变成一种向知识奥秘探索的活动,甚至是神秘的探究活动,一开课就要把孩子的兴趣勾起来。
  联系生活实际,激趣的效果也是相当明显的。有一次,我刚要讲课,外面忽然雷声大作,大雨夹着冰雹从天而降,孩子都往外看。我看到大家无心听课,灵机一动,就干脆请同学们站起来,趴在窗户上看雨景,并说:“同学们,谁能一边看雨景,一边说出一些贴切的描写雨景的词句?”孩子高兴极了,看看说说,边看边说,课堂上妙语连珠,什么电闪雷鸣、乌云压顶、倾盆大雨、雷声隆隆……短短几分钟,竟然上了一堂精彩的口头作文课。这既使孩子的好奇心理得到了满足,又激起了他们的表达欲望,口头能力的培养也水到渠成。
  教师还要有一颗仁爱之心。孩子在课堂上难免犯错,教师只有耐心积极地引导,他们才能心服口服,才不会压抑,从而保持饱满的学习热情。这样,孩子们上课能积极参与,精力集中,在学习过程中能自觉学习,能提出各种疑难问题,勤于请教;能积极参加学习小组的讨论研究,设法解决有一定难度的题目,并且主动地寻找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他们的学习目标已不是为了分数,而是切切实实地掌握和运用知识。
  二、让孩子真正成为语文课堂的主人
  孩子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教师要充分肯定与尊重孩子的意见和行为,即使有悖于教师的课堂预设,教师也应探究孩子的心海深处,发挥孩子的学习潜能;孩子是课堂学习中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孩子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实践过程,教师的作用则是隐性的,是为孩子的学习服务的,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放手让孩子大声发言。
  教师亲和孩子,孩子争做主人。在课堂教学活动的起始,教师首先必须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以真挚的情感、真诚的语言创设情境,激发唤起孩子强烈的主人意识,让孩子明白这节课的学习内容是什么,让孩子一起订一个所要达到的目标。孩子的主人意识越强,他的学习参与意识也就越强,越能克服种种障碍和阻力,去实现确定的目标,变“要我这样学”为“我要这样学”。这样,孩子由被动变成主动,教育的可接受性也就越大。
  三、语文课堂要鲜活灵动,不单板
  在课堂教学中,孩子的认识内化成行为的具体表现是孩子主动参与学习。主动参与,即主体参与认识的行为实践不是被强制的、勉强的、被动的,而是自觉的、积极的、主动的。如果孩子主动性越明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越大,越表明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因此,我们应创设情境,给孩子以主动施展才能的平台,促成孩子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所以,我们教师应该精心组织孩子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不能呆板枯燥,否则,孩子会心生厌倦。
  首先,鼓励孩子自主学习,勤思多问。爱因斯坦说:“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学习方法成为科学家的。”牛顿说:“如果说我对世界有些微贡献的话,那不是由于别的,而只是由于我的辛勤耐久的思索所致。”可以说,一切有成就的人都善于思索,都有好思的习惯。
  其次,提倡孩子合作学习,取长补短。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遇到新问题需要解决,当孩子独立思考后还是解决不了,是知难而退,是指望教师讲解,还是有意识地寻找伙伴,共同合作解决,这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合作学习”是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放手在小组内讨论,寻找解决策略,教师所做的正是培养孩子合作意识的工作。在小组合作学习、交流中,孩子要发言,要听取同学的意见,在评价中要当“小老师”,这样,孩子参与的量和质都得到了提高,主体地位也更加突出。
  第三,引导孩子探究学习,不断完善。作为教师就是要创造条件,让孩子在大组的交互影响中使自己的个性的优势得到充分发展。在共同的学习活动中,孩子能用优势去克服劣势,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四、教师的课堂语言要激起孩子创新欲望
  心理学家托兰斯说:“我们要想促进创造力,就需要提供一个友善的和鉴赏的环境,以便使之在其中繁荣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努力去营造一个宽松和睦,敢于争辩、敢于发表自己独立见解的氛围,调动孩子主动参与的兴趣,允许孩子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允许孩子按照自己的方式学习和活动,并能对其微小的创造力表示赞赏。
  教师的语言要有激情,永远保持新鲜。教师必须永远给孩子足够的新鲜度,为了这个新鲜,教师要磨炼自己的教学语言,永远有激情,永远给孩子激情,让孩子在教师激情语言的指引下有所启发,有所追求和创新。
  总之,语文课堂生活的艺术性很强,教师要潜心雕琢语文课堂,捕捉生活和课堂中孩子微妙的心理变化,适时引导,与孩子默契地演绎和谐灵动的课堂,使语文课堂步入至善至美的境界。
  
  (盐城市响水小尖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