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快乐体育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2011-12-29金毅

成才之路 2011年12期

  体育课堂教学应该是快乐的,然而大多数学生参与的热情并不高,主要是因为教法陈旧,教师一味的教,学生呆板的学而导致的。自从开展快乐体育课堂教学后,学生对体育课的喜欢程度大有改观。快乐体育课堂教学强调师生互动,培养学生参与各项运动,获得身心的真实感受,使体能得到充分发展,并使学生真正体验到学习的乐趣。那么到底什么是快乐体育呢?快乐体育课堂教学是把运动中内在的乐趣,作为目的和内容来学习的一种体育课堂教学形式。它强调要以快乐的学习情绪贯穿教学过程,以达到让学生热爱体育、发展个性、形成积极乐观态度的多重目的。快乐体育尊重学生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重视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并认为体育课堂教学过程本身就是一件快乐的、有吸引力的事情。虽然体育运动本身是快乐的,但这种快乐是靠教师与学生共同发掘的,如果只是枯燥单调的教材,注入式、填鸭式的教学,死气沉沉的课堂气氛,那么何来快乐?因此,如何使快乐融入体育课堂教学中,是我们中小学体育教师要探究的课题。
  一、教师转变观念,注重学生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是近年来体育课堂教学中的热门话题。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多是教师“手把手”地教学生,即典型的“请你跟我这样做,我就跟你这样做”的模式。这种“传习式”的教学方法,把学生看做是被动接受知识和技能的容器,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也根本不可能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新课程标准》以“学生发展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师树立学生是课堂学习主人的观念。这就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看待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地位、作用和权利。
  培养学生成为课堂学习主人的关键,是教师教学观的转变。课堂教学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学生则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一切有效作为,包括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形式的确定、教学方法的运用和教学效果的检验等,都必须以学生为出发点和归宿,换言之,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才是把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的地位落到了实处。
  二、选配新颖、实用性的教材,使快乐进入体育课堂
  教材的枯燥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的主要原因。每节课周而复始的重复练习,使学生产生了厌倦,上体育课的兴趣逐渐消失。“人类最大的快乐莫过于做自己喜欢的事。”游戏是人类追求乐趣的一种活动,这种活动是自发的,不是在别人强制下进行的,而且游戏的结果是事先不知道的,所以游戏具有很大的魅力。没有了快乐,如何谈得上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学生们厌倦了常规的跑步练习、死板的篮球运球,他们需要新颖、实用、有挑战性的教材。那么如何选用和搭配教材呢?教师可设计与动物相联系的动作,如青蛙跳远、武术鹰爪、篮板球的猿猴动作等;创设情境,如阅兵仪式练习队列对形等。教师只要将枯燥、单调的练习融入知识性、趣味性,这样,教材的新颖就得到了具体体现。另外,体育尖子生一般在教材学习初期显得兴趣浓、投入大,但他们很快掌握技术动作后,便厌倦了,因此要选用适合他们的有挑战性的教材。强调快乐体育课堂教学,不是说以游戏作为教学目的,也不是要使教学走向随意,而是要使师生都能从中得到乐趣。
  三、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动机和兴趣
  学生的学习是由动机激起和推动的,它直接影响到“自主学习”的水平、进程和效果。学习兴趣是内部动机中最活跃的成分,是推动、激励学习最有效的动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首先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性格、爱好、特长及学生的自身需要,尽量选择使用性、趣味性、健身性较强的教材内容,使学生在体验体育乐趣的过程中进行“自主学习”。其次,教师要通过挖掘教材的娱乐因素,运用体育特有的魅力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第三,教师应了解青少年学生的一般心理特点,多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使其做到“亲其师,信其道”。第四,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体育兴趣。
  四、教师角色的两面性能够促进学生体育教学的快乐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无论教师还是学生的心理与行为变化都会给对方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其中以教师的变化尤为重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饰演具有两面性。教师愉快的心境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除了饰演好自身角色外,还必须饰演学生,与学生一起参与练习、游戏,与学生一起开怀大笑,做优美的动作,学生视教师为同学、朋友,与教师交流,会将他们最喜爱的活动告诉教师,这对学生的积极参与起到了极大的促进。同时学生会视教师为导师,遇到困难时,他们会衷心地请教师帮助解决困难。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角色的两面性是完成一节快乐体育课的重要条件。
  五、快乐体育课堂特别需要思想品德渗透
  快乐体育课堂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在心境自然、开朗的环境下,在教师的指导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达到自觉进行体育课的目的。快乐体育成功与否取决于学生品德修养,良好的行为是快乐体育课的首要条件。体育课的特点是以身体活动为基本特征。由于学生各自的身体素质、体能和意志不同,往往在练习过程中,有的学生存在着畏难的情绪,如怕苦、怕摔、胆怯等一些现象,特别是在跳高、跳山羊、技巧、单杠动作等难度较大的练习中更加突出。出现这种情况之后,教师应针对学生各种不利于练习的心理,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在练习中,教师要以热情的态度关心帮助学生完成动作,使学生减小畏怕的情绪。通过不断反复的练习,学生有了克服困难的信心后,教师再进一步培养学生坚忍不拔、吃苦耐劳和勇于克服困难的思想意志品质,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世上无难事,只怕用心人”的含义。
  总之,快乐体育能为学生在课堂中营造一种愉快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乐中学,趣中练,达到在“快乐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快乐”的教学目标,真正再现体育课的魅力。
  (日照市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