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教师素质对学生行为品质的影响

2011-12-29袁宏强

成才之路 2011年12期

  摘要:科技的发展,经济的振兴,社会的进步,都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大量合格人才的培养。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师是发展教育的决定因素。作为教育工程的设计者,应该具有较高、较全面的素质,教师的自身素质对学生行为品质的影响是巨大的。这是关系到教育的质量和人才的素质的问题。
  关键词:教师;自身素质;影响
  
  一、教师应以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影响学生,做学生政治上的向导、思想上的导师和道德上的楷模
  教师是学生最接近的榜样,学生不仅听其言,而且观其行,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置于学生最严格的监督之下,并直接影响着学生,影响着他们的现在,也影响着他们的未来。教师的好思想、好品德,对事业、对集体、对生活的态度,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起着感召力最强大的示范作用。而今天,处于改革大潮席卷整个神州大地的历史新时期的教师,则更需具有鲜明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教育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都得到发展,以适应新时期的需要。教师还应具备崇高的理想和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注意经常引导教育学生以祖国前途、民族命运为重,把个人理想抱负同国家民族的需要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而激发为振兴中华而奋发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另外,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是做好本职工作的内在动力,是教师影响学生行为品质的潜在力量。有事业心和责任感的教师,对班级负责,对学生负责,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工作认真负责、忠于职守、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勇于探索。而爱事业是通过爱学生体现出来的。教师爱学生,就要赋予学生期望感。这是一种教师对学生发展的可能性有暗含期待的体验。教师对学生的期待较之父母“望子成龙”更宽阔、更博大、更深厚,这往往会激起学生向上进取的力量。实践证明,教师对事业的爱,对学生的负责,可以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协调师生之间的关系。而师生之间心理上、感情上的互相接近,必然导致师生关系融洽,气氛和谐,相互信任、理解、尊重,使教育收到实效。
  二、教师具备丰富的文化知识,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指导学生的学习
  教师不但要有高尚的思想道德修养,而且需要有完善的科学文化素质。没有渊博的知识,不掌握教育技能,不懂教育理论和教育规律的教师,既不能很好地教书,又不能很好地育人。知识渊博不仅是时代的需要,而且是教师工作的要求。教师的劳动对象是一个活生生、有思维有个性的学生。为此,教师必须运用知识和能力来达到教育目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不学无术的教师,消极地指导别人的人,是没有躯体的人影,是无雨的云,无光的灯,因而是空洞无物的。”在学生的心目中,与之朝夕相处的教师,应该是知识的化身,是他们求知的百科全书。教师只有博学多才,方能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培养出多才多能的学生。
  三、教师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高雅的仪表风度对学生行为品质的影响
  教师要想得到班级学生的拥护、尊敬、爱戴和信赖,要想成为对班级学生来说是一种具有魅力的存在,除了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还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讲究自己的语言、仪表和风度。因为教师每日接触的是一些有血有肉、有感情的学生,所以教师在与他们相处时要热情爽快、襟怀坦白,对待工作勤勤恳恳,对待生活充满信心、乐观向上,从而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富于献身精神,充满朝气和活力,具有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作风和态度的师者风度和形象,让学生从教师那坦白的胸怀中,看到自己表里如一;让学生从教师对待生活的态度中得到启发和鼓励,从而不断进取,荣誉面前不骄傲,困难面前不气馁。教师活泼开朗的性格,会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全体同学,使他们遇事豁达,同学之间友好相处,使班级成为一个有凝聚力的集体。教师开朗活泼的性格,很容易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使师生关系融洽。在此基础上,学生最容易向教师讲真话,从而培养学生为人诚实的良好品德。
  如果说学识、品质、美感是构成教师形象的重要因素的话,那么,品质的光彩照人或暗淡无光,就决定了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也就决定了教师所培养的学生的品质。作为教师必须具备诚实正直的品质。所谓诚实,就是说真话,不掩盖事实的真相;所谓正直,就是处事公正,富有原则性。在工作中,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对待学问,态度严谨,不要不懂装懂,善为人师,要善于以人为师,做到“每事问”“不耻下问”。
  为人师表,除在道德品质、学识文化、心理素质等方面讲究修养外,还有个风度仪表问题。前者是根基,后者是叶与花。所谓风度仪表,指的是人的精神境界和思想气质在举止言谈、为人处事方面的流露,以及衣着打扮、体魄相貌的外表状态。教师的衣着应该朴实、洁净、整齐、大方,使学生感到赏心悦目。教师如果身着款式奇特、色泽过分艳丽、过于时髦的装束,学生就会仿效老师,一味追求穿着,分散精力,荒废学业,成为“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庸人。在举止行为上,教师要讲究稳重、端庄、和蔼可亲、适度得体。教师只有以这些规范的行为感染和教育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生心中的楷模。
  综上所述,教师素质的差异,必然导致学生素质的差异。教师自身素质高,影响力则强大,而影响力是实现教育目标的直接动力。为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个性习惯,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必须遵循时代需求,设计和完善自身形象,带领自己的学生不断向前。
  (本溪市化学工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