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突破教学重难点 改革教学方法

2011-12-29叶世菊

成才之路 2011年12期

  地理教育改革要想有一个大的发展,必须首先致力于形成严谨的关于地理教育的概念与理论体系,构成崭新的地理教育理论,这是地理教育改革的关键。这种理论一旦形成,就酝酿着地理教育理论的一场划时代变革,它将带着整个教育向纵深发展。笔者认为:地理教育改革中大量的理论问题亟待解决,否则它将影响地理教育事业的发展。无疑,这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风向标。
  一、重新认识地理教学
  人们常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人类的生存、生活、生产都离不开所处的地理环境。不了解地理、不懂得处理好人地关系,我们将无法生存,即使暂时尚活,也难以持续发展。古人尚且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为荣,现代社会的人不应该对“天文、地理”的科学知识内容了解掌握的更多吗?怎能说地理知识可有可无呢?教育是未来的事业,每个人都需要有预见性,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我们的地球,这样才能适应我们经济发展和国际形式的变化。如果地理教育的思想观念理不清、把握不准,就不可能知道地理教育改革如何深化?如何适应形势发展变化?如何面对21世纪?如果不摒弃旧的地理教育观念(地理学科是副科,地理课随便哪位教师都可以带,地理教育的方法仍然是依靠学习时“记住过去,重复再现”),那是难以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地理教育必须强化“面向未来”的观念,以超前的创新思路为主要特征,全面实施以培养具有综合素质人才为主要目标的素质教育。在教学思路上,要加强整体性和综合性的素质教育,强调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实践技能、道德品质的综合培养和训练,强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应用现代化教学技术进行双向教学,使学生学会学习,具有充分利用信息的能力。这些教育观念和思想的变化,将对当前的地理教育改革具有导向作用。
  二、与时俱进,不断改革
  地理教学的改革,迫使地理教育理论研究,不能老是停留在原有的经验水平上,更不能醉心于陈腐的观念炒作。地理教育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社会工程,涉及到经济、科技、社会的发展、文化传统等方面,必须依靠开展地理教育科研,从其固有的客观规律出发,进行系统和艰苦的探索。地理教育发展到今天,已经有必要同时也有可能从理论形态、思想体系上去讨论研究地理教育改革的一般理论框架模型,探讨地理教育改革的一般规律和特征,并由此构建地理教育的学科体系。这就是地理教育研究由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由纯理论研究向应用研究,由静止的线形研究转向动态的立体研究,这样才能形成健全完整的地理教学的科学体系。
  三、把握重点和难点,有的放矢地改革
  1. 学科的不断分化,使学生所接受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不能适应当前以及未来社会的需要
  从国外若干国家的改革设想看,主要是打破学科中心主义课程和内容结构,实行学科综合、知识和能力的综合,以实现教育内容整体要求,同时从学习者——现代实际学生和我国人民的整体素质出发,地理教育内容要作出改革,地理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在改革中必须处理好传统内容与现代内容上的关系、知识能力培养的关系、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
  2. 教材安排上要实现从“教师主体”向“学生主体”的重心转移;从“知识”中心向“方法”“活动”“经验”中心的重点转移;从“教师中心型”向旨在自我教育的“环境活动型”的重点转移
  要改革中学地理教材和教学,要删减陈旧烦琐的教学内容。
  3. 可以把略难的知识作为弹性内容,大量地增加活动内容,突出以问题为中心的课程内容,吸收现代科技成果
  这样,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减轻学生负担,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掌握运用所学的知识,从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四、加快改革的进程
  在社会变革的今天,教育正面临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会知识化、信息网络化的影响,为此一定要改进地理教学方法,加强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使用,以便增强学生现代意识,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让学生在地理课程中,学会应用现代技术手段,去识别、获取、分析、使用地理信息。而现代地理教学信息媒体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宏观、微观限制,可通过图像、音响、色彩、动画将地理教学涉及的地理事物、形象情景、过程分布、联系等内容直接展现在课堂上,使学生可以生动、形象、直观、具体地感知和认识地理事物,便于突出地理教学的重点、难点,可以缩短认知结构,提高学习兴趣,为师生教与学活动提供极大便利,从而提高地理教学效率,优化地理教学进程。
  五、壮大地理教育的改革的主力军
  常言道:“名师出高徒。”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就必须有高素质的教师。为适应新形势下素质教育的要求,地理教师的工作也应向由“失意型”“受挫型”向“勤奋型”“素质型”“创新型”发展。
  地理教师必须通过不断学习来充实自己、完善自己,更新知识,使自己知识充沛,方法巧妙,切不可满足于合格的学历,这样教学势必平淡无奇,谈不上真正的专和长,因为教学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要做到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这样教师讲课才能居高临下,游刃有余,才能说理充分,分析问题透彻、有血有肉,使地理知识常讲常新。教学方法是一门科学,生动、形象,简练地概括地理知识,能使学生易学、易懂、易记,在乐趣中学到很多东西。总之作为一名地理教师,不仅要利用地理知识的学习方法培养“智力型”“能力型”的学生,更要通过地理教材的德育因素培养学生的“爱国情”,从而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随着教育体制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实施,我们地理教师应在明确地理教育改革方向和观念的前提下,坚定信心,确认地理学科是提高全民素质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并在教学中不断努力创新,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创造新的辉煌。
  (遵义师院附属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