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政治教学与新课改的冲突

2011-12-29宋晓英

成才之路 2011年12期

  一、学生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不够
  部分教师不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生活经历、学习基础等实际,只从教者本身的角度出发,准备和组织教学,搞“一刀切”,因而造成课堂上“剃头挑子一头热”的现象,教师在课堂上显得很吃力,学生却无动于衷,失去了对课堂学习的兴趣。网络上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些优秀的教育教学资源,但由于一些教师盲目自大,先进的经验不去学习,固步自封,墨守成规,使一些优质教学资源没有发挥最大效益。作为教师,应根据教情和学情,充分整合有效的教学资源。我们既要充分发挥教材在教学中的指导作用,又要跳出教材和教参的条条框框的限制,打破教材的原有顺序,大胆地对教材进行增删取舍,适当拓展延伸;利用现有的教育教学资源,有机地进行糅合,发挥每个资源的长处和优势,为课堂之用。
  二、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新课改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一些教师由于对这一理念缺乏深刻的理解,以为新课改追求的是在课堂上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自己去合作探究,教师就解放了,无需教师去准备和组织,于是片面追求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这一形式,缺乏教师的正确引导,讨论时间又没有保证,有时学生还没有进入合作状态,小组合作学习就在教师的要求下草草结束了。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在课前精心组织、准备和安排,并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安排活动。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和课堂讨论SKzhOcZMeH6Pbb9/rKjZCg==过程中,教师应及时巡视课堂,发现问题时要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指导学生寻找问题的着手点,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弱化学生群体效益
  就学生方面来说,由于缺乏平等的沟通与交流,尤其是缺乏深层的交流和碰撞,结果往往是优秀者的意见和想法代替了小组其他成员的意见和想法,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成了陪衬,他们更多的时候是在当听众,即使他们发表了意见也不会受到重视。合作学习的目的在于使每一个学生尽可能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就教师而言,为实现这一目标:首先,选取合作学习内容要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可合作性和可评估性;其次,对合作学习的目标确定要适当,起点不宜太高,应根据不同的内容组织、不同的合作形式有侧重地实现一类或两类目标。
  四、忽视批评指正的功效
  新课程强调尊重、赏识,其实质是强调教师要尊重学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相信学生的发展能力,给学生创造一种宽松自由的成长氛围。但是,有些教师没有很好地理解评价的内涵和作用,认为实施新课程就不能批评学生,对学生只是一味地表扬。于是,课堂上经常听到一些教师对学生取得的一点成绩过分表扬。在不少教师看来,激励与批评是对立的,强调激励就不能批评,其实这是一种极其错误的认识。殊不知,过分的褒奖有时会适得其反,不仅缺乏激励性,还有可能误导学生。
  (遵义县毛石镇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