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课堂提问的最佳技巧
2011-12-29詹永航
成才之路 2011年12期
学生的学习是以学生的积极思维活动为基础的,学生的思维过程往往又是从问题开始的。提问可以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扩大思维广度,提高思维层次。教学时,教师提问等于给学生制造问题,教师提问一次,就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流露情感、发表看法、与教师和同学沟通交流的机会。学生通过思考和听取他人对问题的回答,展开争论,从而开拓自己的思路,便于对学习内容进行梳理、理解、记忆,使学生的注意、记忆、思维凝聚在一起,以达到智力活动的最佳状态。
教师在课堂上通过问与答,可以了解所提出的问题的深浅。教师通过学生对问题的回答,可以检查他们对有关问题的掌握情况,便于教师及时把握教与学的效果,调整教学方式和进程;学生通过反应与回答,也能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和教师的信息反馈,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调整。
在课堂提问时,教师为学生提供了表达观点、流露情感的机会,学生在回答问题时需组织语言,做到言之有理、自圆其说,锻炼了表达能力;在与教师和其他学生探讨问题、寻求解决问题途径的过程中,培养了与他人交流、沟通的能力。同时,课堂提问能引起学生的认知矛盾,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讲《永恒的民族精神》一课时,设计这样的问题:你知道“嫦娥”有多少吗?看到“嫦娥”成功发射的场景,你有什么感受?从“嫦娥”背后的“英雄”身上看到了哪些精神品质?由于问题所包含的思考容量较大,更能激发学生的思维,突出重点,从而锻炼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与他人交流沟通的能力和思维能力。
课堂提问的方式多种多样,每一种提问方式都有自己的特色。笔者在教学中作了相应探索,取得了一定的实效性。
围绕重难点、疑点来提问是政治课堂有效提问的首选方法。教师应对教材和学生进行分析,把握教材重难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并以此作为设计问题的依据,使所提出的问题既不是轻重不分、漫无边际,也不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而是有的放矢。
梯进式是根据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设计一系列层层梯进的问题,引导学生层层分析,逐一解决的提问方式。它不是“跳高”,也不是“立定跳远”,而是“撑杆跳远”“三级跳远”。运用这种提问方式,教师要注意环环相扣,步步紧逼,要“逼”在学生思维的琴弦上,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它的应有作用。
学生一般都有喜新厌旧的心理,他们希望老师能经常带点新东西来上课,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有别出心裁的求新意识,注重提问的新颖性,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如果教师在备课、上课前合理设计课堂提问,注意提问的方式方法,并注重给学生的回答以适当的评价,使提问和评价成为课堂交流、师生互动、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手段,就一定能及时唤起学生的注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遵义县三合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