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美术教学中的素质教育途径

2011-12-29陆德伟

成才之路 2011年12期

  中学美术教育作为美育的一种手段,也应该是一种素质教育,不但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美术知识、技能和创造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接触大量的、丰富的世界优秀美术作品,从中提高自身对世界和人类的认知能力,继承人类的文明成果,而且还要全面提高学生的情感、人格等各方面的素质和修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
  作为一名专业美术教师,我们应明确美术文化课程的内涵和历史定位;把调动学生美术课堂学习兴趣放在突出的位置;加强课堂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活跃课堂气氛;重视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和应用;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试验,使教材内容得到科学性拓展;课堂教学评价趋向多元;教学过程更加灵活,更加注重人文性;教师的教学设计更加规范、适合学科特点;提高教师的教研意识;美术课课堂教学理应受到各方面关注;美术教具配给要相应改善。
  美术教育是一种运用艺术美和现实美来影响、感染、教育学生的欣赏美、价值美和创造美的知识和能力的教育活动。美术是一种高雅的艺术,是一门充满魅力的艺术课,而审美过程就是用眼看、用手摸、用鼻子闻、用耳听等,感受美的线条、美的色彩、美的构图、美的声音,从而唤起一种审美的快感。
  在美术课教学中,如能运用和谐幽默的语言,教学过程会更轻松、更有效,一下子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使师生形成心理上的相融,共同投入新的教学情境。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常出示范画或学生优秀作品,学生一看见这些作品总会发出赞美声,但教师让他们说说这些作品的好处时,他们又会哑口无言,说不出所以然来,因此他们认为是学生缺少学习兴趣或态度不端正。那么怎样的课堂教学才有效呢?我认为最大最持久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学科内容的内在兴趣。只有学生对该学科感兴趣了,那么他的学习热情就上来了。
  在美术课教学中,教师既要结合学生的实际,讲述一定的基础理论,又要进行技法的演示;既要指导学生的技法的操作,又要指导学生的训练,使理论和技法转化为学生生活的知识和技能。要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可以通过展示优秀的同龄学生的美术作品,激发创造意识;可以提出问题并给学生思考想象的空间,启发加强想象的丰富性。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表意见,敢于标新立异,开拓创新。在学生的实际绘画练习和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让学生边画边添加,边做边想象,通过改变色调、重组画面等手段,开拓创新;在正确评价学生绘画时,注重过程,让学生获得成就感,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浓妆艳抹是美,清淡雅致也是美;粗犷豪放是美,隽秀柔媚也是美……
  总之,只要你有发现的眼睛,美就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我们的学生也会更能发现美、热爱美、创造美。由此,我们的美术教学就走向了艺术教育的广阔天地,教师的教学也就会不断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遵义县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