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三理”教育与素质教学
2011-12-29任花丽
成才之路 2011年12期
摘要:中等职业教育肩负着为社会培养基层劳动者的任务,必须把“三理”教育中的伦理、心理和生理教育有机统一在素质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中,以“三理”教育作为载体,提高中职生的整体素质水平。
关键词:三理教育;伦理教育;心理教育;创新素质
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综合素质相对要差一些,加强素质教育是这些学校的首要任务。“三理”教育是目前我国主力倡导的提高国民综合素质的法宝,其主要是从伦理、心理和生理等方面教育国民在伦理道德、心理健康、身体素质方面有综合性的提高。中学生正处于价值观、人生观的可塑期,通过对“三理”教育系统学习、领会和实践,更有助于培养其自身的良好素质。针对中职学生的特点,如何将“三理”教育有机地融入日常素质教学中,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以伦理教育促进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
思想道德素质是人的素质之首,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它决定一个人的发展方向,为人的成长和发展提供精神支撑和动力保证。中职学生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直接影响到他们的职业理想、人生态度、敬业精神、进取意识及价值观等问题,是中职学生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精神动力,也是社会文明、和谐、进步的基础。
“三理”教育主要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文明习惯养成教育及诚信教育等方面来加强对高中生的思想引导。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重点抓住以下四点:一是加强政治理论教育,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掌握用辩证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理性的观点看待问题。二是坚持开展“三爱”教育,即“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高尚情操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三是要开展基本国情、基本路线和形势政策教育,充分利用主题班会将国内外时事政治等内容与学生交流,引导中职生认清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四是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使学生对职教发展的形势和社会的需求有正确的认识,认清自我、看清形势,增强自主意识和自信心,提高学生的职业责任感,立志献身祖国的建设事业。
二、以心理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稳定的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是人成才的重要保证,直接关系到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健康的心理素质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精心的培养。加强心理素质教育,尤其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首先,要依据“三理”教育有关心理教育的知识,使学生了解有关心理教育学习的内容、学习的基本方法,了解人的基本心理现象,学会分析和控制自我。学生年轻气盛,好胜心强,凡事不甘落后,一旦遇到挫折,很容易情绪化,进kBC6w/fRVQLcMDbaOzsq60nqlgTS8NoK0rjLZZ71da8=而影响到学生的学习与健康,通过心理学有关情绪和意志教育、性格和自我意识教育,使学生自我找出情绪化的原因,把注意力从外界的干预调整到自觉主动地调整来实现自我的心态上来,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热情和战胜困难的勇气。
其次,要加强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一些学生由于自学能力较低,感到很难适应高中的生活环境。还有些学生受自我意识和家长、社会的影响,认为上职业学校无出息、无前途,是无能的表现,在校没有自信心,外出感觉低人一头。一旦受到一点刺激,就破罐子破摔,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