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创新人才是个系统工程
2011-12-29郭永福
成才之路 2011年12期
钱学森之问,是一个世纪之问,是一个沉重的话题,需要全党全社会都来思考和回答。为什么我们的国家培养不出拔尖、创新人才?我觉得这个问题很复杂,不能用简单的几句话回答。比如说,经济上,我们长期对教育的投入不足,办学条件很差,影响了对人才的培养。文化上,我们长期都是“听话教育”,小孩子上学,家长千叮咛万嘱咐的一句话就是要听老师的话,在学校听老师的话,到工作岗位听领导的话……在这样一个文化氛围下,应提倡独立思考,提倡怀疑精神,提倡创新的精神,当然我这么说,不是说推卸教育的责任,我们教育也有很大的责任,我们的教育太功利,长期实行应试教育,为了分数,为了升学率,追求分数和升学率,反复做题,机械训练,频繁考试,使学生做题越做越木,越做对学习越没有兴趣,而且扼杀了孩子的好奇心、想象力和创造力。所以,我觉得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当然我还没有说到全部原因,我只是列举了这么几个方面。
培养创新人才我认为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党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应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比如说我们要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让大家乐意去创新,敢于去创新,而且能够有条件去创新,这是首先的条件,要有一个好的环境。第二个就是从教育来说,要简政放权,使学校有办学的自主权。而且一些部门对学校管得太多、太死,基本上是一刀切、齐步走,学校很难办出特色。所以我觉得简政放权很重要。而且在学校要倡导教育家办学,就是使那些懂得教育规律的人来办学,按教育规律来办学。第三个就是我们要采取多种措施来遏制应试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应试教育的存在,表现在学校,根子在社会,是社会激烈的生存和发展竞争在学校的延续。不能只责怪学校,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需要综合治理。我们从教育来说,应该从多方面入手。
另外,我们还需要改革,改变教育思想,改革教育内容、教育方法,而且我们还要想着怎样能把拔尖人才的苗子留下来,我觉得现在很多苗子都跑出国了,这是很可惜的。跑出去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这些孩子不满意我们的中学教育、大学教育,或者研究生教育,或者不满意我们给提供的研究的条件,所以他们要出去,不一定说就是为了多挣钱,跑出去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所以我们要创造条件,把这些好的苗子留在国内,不要等到他们都出去了,然后我们再花很大的代价把他们请回来。另外一个,要处理好英才教育和大众教育的关系,现在大家对英才教育、教育公平的呼声很高,这是对的,我们应该坚持教育公平,因为这是社会公平的一个基础。
但是,这里面也要处理好大众教育和英才教育的关系,对那些超常的学生要给他们创造一些条件,让他们能够脱颖而出。对那些优生,我们应该创造条件让他们学更多的东西,在这方面,我觉得我们应该采取措施,对拔尖人才的培养要采取一些特殊的政策和措施,这个不是不公平,均衡发展也好,拔尖人才的培养也好,都是关系到我们国家的根本利益,都应该看成是战略措施。
(作者系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