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新课程改革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2011-12-29裴光辉

新课程·上旬 2011年5期

  当前,人类社会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而国际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各国都在重视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已成为思想品德课教师首要面对和全力解决的问题。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已成为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新课程改革提出的三维教学目标,实质是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而其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成为决定新课程改革成败与否的关键因素。要培养创新思维,必须转变学生的学习观、教师的教学观,抛弃传统教学中压抑、挫伤人的创造潜能和个性发挥的种种因素,倡导创新能力培养并使之落实到教学过程中。培养创新能力,需要改革教学方法,探索教学创新,向传统教学挑战。只有通过教育创新,调动学生创新思维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一个积极主动探求和创新的过程,才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可获得已有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还能进一步发现新问题,探求新知识,创造新事物。
  二、树立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是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关键
  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思维的主动性,让学生成为探索思维的主体,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措施。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只是不停地灌输,不给学生提供参与教学、发展思维的条件和机会,就会扼杀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原有的发现新事物、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也将逐步退化。而实际上,学生思维能力的增长不可能是教师教会的,而是学生在主动的思考中发展起来的。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智慧训练的目的在于造就智慧的主动探索者。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就需要教师给学生提供发展思维的空间,给学生思维的主动权,这样才能发挥其主体作用,激发思维,增强创新意识。现代教育观念认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必须将教师和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平等主体,使两者在教学中形成互动关系,实现教学相长、相得益彰的教学模式。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教育规律,把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引导作用结合,通过环境创设、开放探究和师生互动,让学生在自己的摸索中找到答案,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掌握创新的方法,培养创新的精神。
  采用“热点评说”教学法,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和创新思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创设一种既不是自由放任,也不是独断专行的情境,让学生在宽松、充满情趣的教学环境中,成为教学活动的“主角”。
  三、创新思想品德学科的评价体系为培养创新思维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新课程改革中,教育工作的管理组织者要积极创新思想品德学科的评价体系,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首先,强化课程作业。限制书面考试次数,减少考试难度,以便在较宽松、自主的教育环境下全面落实教育目标。所谓课程作业指的是基于课程的长周期作业,它要求学生结合课程内容进行探索性或研究性学习,深入思考问题或者把所学的知识理论应用于社会实际,模仿成人的科学研究和创作活动,提交研究报告、论文或作品等形式的作业。教师在课业考评中应大多使用等级制和评语制,给学生创造较宽松和快乐的学习环境。其次,采用多样化评价方法,尤其是采用动态化、活动化、游戏化。动态化评价是通过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产生大量的互动,跨越多个时间点观察评估学生的进步与改变情形,了解学生动态认知历程与认知能力变化的特点和潜能。
  四、通过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批判思维来实现思维的创新
  发散思维是测定创新能力的主要标志。发散思维,又称求异思维或多向思维,是指大脑在思维时呈现的一种扩散状态的思维模式,它表现为思维视野广阔,思维呈现出多维发散状。发散性思维的培养,会使学生视野更开阔,思维更敏捷,想象力更丰富,学会多角度、全方位地观察、思考和解答问题。发散性思维还有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学生知识迁移能力,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创新思维还体现为批判性思维。世界上没有绝对的真理与权威,党所提倡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正是创新思维在政治思想领域内的运用与体现。为了培养创新思维,教师要教导学生不迷信权威,不唯书不唯上,在基于事实、合乎逻辑的基础上敢于质疑已有的知识与理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减少对学生思维的限制,对学生的想法不批评、不指责,即使学生的看法并不正确;而是鼓励、引导,使学生敢想、能想、会想、善想,让创新的火花不断被撞击出来。“怀疑一切”就是我们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一切事物,这是批判性思维的要诀。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们教师长期不懈的努力,付出艰辛的劳动,并从多方面多渠道多途径自觉去培养、去训练,才有可能达到预期的效果。“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思维如流水,流水不腐,让思维不再受到束缚,那么,创新思维将源源不断而来。
  (作者单位 河南省商丘市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