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区域活动中培养大班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2011-12-29王茹燕

新课程·上旬 2011年5期

  摘 要:幼儿在园学习是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研究中,观察大班幼儿在区域中碰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表现特点,并根据这些特点探索有效的指导策略,培养大班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幼儿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获得发展。
  关键词:区域活动;解决问题;指导策略
  
  幼儿在园学习是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他们在活动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和困惑,这些问题和困惑不是幼儿学习的障碍,而是幼儿学习的内容、时机和方法。大班幼儿思维活跃、主意和办法比较多,而且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因此,教师要以发展、前瞻的眼光看待幼儿的学习活动,在学习活动中应充分发挥、发展幼儿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引导幼儿把学习当成是自己的事情,重视幼儿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本阶段我们加强观察大班幼儿在区域中碰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表现特点,并根据这些特点探索有效的指导策略,使幼儿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获得发展,指导策略如下:
  一、通过问题引导幼儿认真观察,发现问题的原因所在
  大班幼儿愿意通过不断地尝试来解决问题,他们在刚碰到问题时,不会马上放弃,而是会想法来尝试改变这个不规范或错误的结果,但他们常常是没有细心观察分析自己操作的情况,而是采用“尝试错误法”不断地进行尝试,操作中缺乏思考,因此不能发现存在问题的关键,也不能解决这个问题,最后干脆放弃操作。如:蔡婧来到木工区,由于手不能很好地控制向下敲的方向。一会儿,钉子越敲越歪。她想用手把钉子搬正,可搬不动,想用锤子把歪一边的钉子向中间敲,也敲不动,然后她又拿起锤子继续顺着这根歪掉的钉子向下钉,直到钉到不能钉的位置为止。又去取一颗钉子,与刚才的操作方法一样又钉一次,钉子照样钉歪,再试一次,还是钉歪。她放下锤子,自言自语说:“怎么老钉歪。”把木板放回筐中,不钉了,坐在一边看其他小朋友操作。看到这种情况,我对她说:“老师也来钉钉看,你看看哪种钉的方法对,为什么有的会钉歪呢?”“我这样做你能发现什么问题。”通过问题引导她观察并发现不同的操作方法,导致的不同的结果,使她逐渐明白自己操作失败的关键原因。通过观察思考,在接下来的操作中她终于也能将钉子钉正了。从这个例子我们明确了以后在幼儿操作活动中应加强培养幼儿细致观察、分析思考的习惯,从而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引导幼儿通过互助、合作来解决问题
  大班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小、中班幼儿强,他们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解决一些问题,但常常是依靠自己的力量,不懂得在必要时寻求他人的帮助来解决问题。如:黄恺烨和同伴一起来到木工区,他把一块长一点的木块横放在一块较小的竖放着的木块上,长木块的边缘靠着小木块,准备将这两块木5I9mrOkVibhVSsr3TgUc0mL85zSIK41tcFX57TJESQE=块连接进来。由于两块木块易移动位置,而他无法既控制两块木块的位置,又控制好钉子,于是在刚要钉的时候,下面竖放的小木块动了一下,两块木块的位置没有靠在一起,他放下钉子重新摆正两块木块的位置,再次操作,这次又出现了刚才的现象,这样的现象重复几次,恺烨还是没能完成操作。发现这种情况后,我主动地询问他是否需要帮助,在得到肯定时,我参与他的操作,帮助他将两块木块的位置固定了,终于他将一个钉子钉进木块了。活动后,我请他说说为什么后来可以将两块木块钉住,他说:“后来是老师帮助我的。”我启发他思考“为什么老师帮助你了,你就能完成?你觉得老师的帮助重要吗?没有帮助与有帮助有什么不一样?如果下一次老师不在,你可以怎么做?”从中让他懂得合作帮助的重要性及意义,学会在碰到问题时可以求助于同伴,小朋友看见同伴有困难,也可以主动帮助解决问题。
  三、教师给予帮助和支持,鼓励幼儿“知难而上”,提高解决问题的自信
  大班幼儿喜欢有一定挑战性的材料,由于操作动作具有一定难度,幼儿不能一下熟练掌握其动作要领,因此会碰到困难,而这时他们常常会自行地降低难度,或跳过这个难度,不再努力尝试,而寻找一些相对于自己来说较容易操作的材料继续操作。如:恬怡在动手区活动,她选择制作服装的材料。先在布上描好图样,开始将样板剪下,由于布是软的,而她又不能很好地控制好剪刀的方向和力度,因此,虽然她不断地努力,但还是不能按她原先画的痕迹剪下,一会儿剪弯了,一会儿又剪成一个小洞,剪出来的形状已看不出是一样衣服的外形。她看了看自己的作品,丢在一边,不剪了。在筐中不断地寻找,找出两片小朋友在上次活动剪下的图样,将这两个图样合在一起,拿起针进行缝合。我问她:“干嘛不自己剪下喜欢的样式?”她说:“太难剪了,我不会剪。”在这个例子中,恬怡她不大会使用剪刀剪布样,就跳过剪布样的环节,而直接寻找别人剪好的布样进行操作。幼儿的这个行为,我们可以看出这也是她解决问题的一个方式,但我们认为如果幼儿能力许可,更应该激发幼儿“迎难而上”。老师通过支持和引导,使幼儿明确通过不断的努力尝试,自己是能解决这个困难的,使幼儿有解决困难的自信心。在刚才案例中,我取出一块剪得不好的布样,告诉她:“这是我以前剪的,你现在剪得比我剪得还好看呢,你再练习一下,一定会剪好图样的。”这样,增加她对克服困难的信心,接下来启发恬怡选择线条简单的服装图样,在剪的过程中,帮助她把布拉平整,这样使她更容易剪下图样,通过与第一块布的比较,发现自己取得的进步,使她体验探索成功的愉悦,对剪的操作更有信心。从这个例子中,我更深地体会到:老师的支持和帮助使幼儿能“迎难而上”并获得成功,成功的经验能够增加幼儿在今后探索过程中克服困难的自信心,适当的鼓励又使他们参与活动和挑战自己的意愿达到最高的成效,这样做,有利于幼儿形成良好的探索品格,达到实现自主学习的目的。
  (作者单位 泉州市第一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