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欣赏教学中的修辞法——“通感”
2011-12-29张素琴
新课程·上旬 2011年5期
摘 要:本文通过对通感的定义和音乐欣赏中的通感现象的描述,结合音乐欣赏教学,探究了通感这一独特的修辞手法对于学生的音乐欣赏过程和感知效果的巨大作用。
关键词:通感;现象;音乐欣赏教学
“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泰山,钟子期曰:善哉乎古琴,魏巍乎若泰山”。 ——《吕氏春秋·本味》
一、通感的定义
钱钟书先生曾说,“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线……”他根据许多诗例,指出:“花红得发‘热’,山绿得发‘冷’;光度和音量忽然有了体积——‘瘦’,颜色和香气忽然都有了声息‘闹’,鸟声竟熏了‘香’,风声竟染了‘绿’,白云‘学’流水声、绿荫‘生’寂静感;日色与风共‘香’,月光有‘籁’可听;燕语和‘剪’一样‘明利’,鸟语如‘丸’可以抛落;五官的感觉简直是有无相通,彼此相生”。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感官,耳目口鼻天生就具有相互补充和协作的联系。《新不列颠百科全书》对通感所做的定义为:一种感官刺激另一感觉器官有所感受。也就是说,这是一种感觉的交叉转移和融合的现象。
在绘画艺术中人们会用“响亮的色彩”“清脆的色彩”来形容某些画家的用色风格,而提起康定斯基的绘画作品,有人会将其称为“色彩交响乐”。而这些都是“通感”的表现形式。
二、音乐欣赏中的通感现象
这种感觉的交叉转移融合现象,频繁出现于音乐欣赏过程。
视听通感:音乐作品能赋予我们视觉上的感受。音乐是有色彩的。譬如说,b小调是黑色的、悲剧性的;c大调是明朗的。俄国作曲家莫索斯基的钢琴组曲《图画展览会》,用音乐的手法再现了一幅幅画作中的精美构思和意境,给人以身临展厅的奇妙感受。法国作曲家德彪西,就像罗曼·罗兰说的,是一位“伟大的梦境画家”。他在音乐中表现出的那种神秘朦胧、若隐若现、虚无缥缈的气氛让人觉得像在欣赏一幅幅印象派绘画。
有些人每逢听到一种音响便会想起一种颜色,这是通感中的一种色听通感。在音乐欣赏课堂教学中,学生会为贝多芬各个经典代表作配上自己认为适合的颜色,如:《命运交响曲》——深棕色;《田园交响曲》——绿色;《英雄交响曲》——红色;《合唱交响曲》——黄色;《月光奏鸣曲》——蓝色。
音乐还会使我们产生其他不同类型的通感,如《命运交响曲》还给我们沉重(触觉)感;《月光奏鸣曲》给我们清凉(肤觉)感等等。
三、通感与音乐欣赏教学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发挥通感的作用十分重要。它能突破单一感觉的局限性,使艺术形象富有完整感和立体感,丰富表情达意的审美情趣,增强教与学之间的顿悟艺术效果。
在科技高度发展、审美要求普遍提升的今天,多媒体教学深入课堂,我们指导学生的音乐欣赏过程也必须基于视听通感,把视听艺术融合在一起,供给学生更多更好的视听享受。作曲家陈刚先生在日本小提琴家西崎崇子摄制的《梁祝》中,用“绿—黑—红”的色彩布局来表现“相爱—抗婚—化蝶”,同时用了许多空镜头,如用怪石象征恶势力,用石凳比喻楼台会,用闪电渲染哭灵投坟的悲剧情怀”。
当我们在引导学生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引子部分时,也可以运用视听通感,给学生欣赏一段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视频,让学生置身于类似MTV的视听场景中,将他们的想象力运用到极致,在美轮美奂的画面切换中,使抽象的音符变成声、光、影的视听大餐,给他们带来了最大限度的满足。
我们还应该注重发展音乐与舞蹈这种音乐与动作之间的融合——动觉通感的作用。达克罗兹认为任何乐思都可以转译为动作,创立“体态律动学”:他认为要引导学生通过身体去接触音乐的各个要素,并且主张音乐教育应从身心两个方面同时入手训练、培养,不仅学习用听觉去感受音乐,同时学习用整个肌肉和心灵去感受,表现音乐的节奏疏密、旋律起伏及情绪变化的节律。
当我们在欣赏类似《春之声圆舞曲》这样欢快的乐曲时,我们也会情不自禁地想要随着音乐翩然起舞,反过来,学生随音乐摇摆的肢体动作同样会使他们通过这样的身体力行而沉浸于美妙的乐声,充分运用各种感官知觉,通过各种知觉的协调作用体会理解音乐的刺激。
另外,我们还可以根据音乐作品的内涵,在欣赏之前,向学生提出问题帮助其拓展想象的空间,基于情感经验而获得联觉。
朱屺瞻先生说过,绘画的最高境界是音乐的境界。而什么是音乐的境界呢?那就是无限的境界。
音乐的魅力如此强大,它没有给人提供任何具体的画面,却让人拥有了无限的联想空间。一个人可以将他所有的人生累积融入其中,无限展衍,而这一切,皆源于感觉挪移,即通感。在我们志在培养具有良好听觉的音乐会听众和拥有艺术修养的生活大众的音乐课堂教学中,我们是如此的仰仗于它的巨大魅力。
参考文献:
[1]钱钟书.通感.
[2]陈逸飞.视听艺术之间的通感.
[3]张前.音乐欣赏心理分析.
(作者单位 常熟市任阳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