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圣为何不作为
2011-12-29欧阳芳
新课程·上旬 2011年5期
教学《石壕吏》一诗时,学生向我提出一个问题:诗圣杜甫为什么在官吏捉人的时候,无所事事,没有作为,不挺身而出,不为百姓排忧解难?还说他是很关心劳动人民的呢?这样的提问,我是第一次碰到,心里很惊讶。提问题的学生,大有向权威挑战,推翻经典的气势。于是,我当机立断,改变教学计划,对教学过程再次进行设计。
一、重读诗文,讨论问题
官吏捉人的时候杜甫在哪里?如果官吏发现杜甫,会不会捉他?杜甫为什么不阻止官吏捉人呢?
讨论的结果是:官吏捉人的时候,杜甫在房间里,因为“听妇前致词”。如果官吏发现杜甫,也不会捉他,因为“老翁逾墙走”“独与老翁别”。杜甫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所以不管,不出来;因为怕死,所以躲着,自身难保,还管别人干嘛;因为“诗圣”徒有虚名,说说而已,是作秀……
学生对第一、第二个问题的分析,有根有据,答案比较统一,对第三个问题的讨论,最为激烈,答案五花八门,讨论越多,诗人的人格品质越受到质疑和否定。
二、讲解分析,还诗人清白
1.诗人的思想矛盾性
诗人一方面支持朝廷为平息“安史之乱”而进行的战争,一方面同情在战争中承受苦难的老百姓。一路上,他亲眼目睹战争给老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于是,痛恨战争,对老百姓的苦难寄予深深的同情,在诗中还歌颂了老妇人为家为国自愿承担责任的牺牲精神。
2.诗人矛盾思想的成因
杜甫出生在襄阳的一个地主家庭,祖父杜审言是武则天时期的著名诗人,杜甫从小接受儒家学说思想的熏陶和影响,他7岁学诗,15岁扬名。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这种思想反映在诗作中就是爱祖国,爱人民,不惜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
杜甫作为封建士大夫一员,他对人民的同情是有限的,他只寄希望于君主能施行仁政,减缓百姓苦难。在《石壕吏》中,如果诗人以官员的身份出来阻止官吏捉人,就是反对朝廷,是不忠,是造反。今天我们学习这首诗,要放在当时的社会环境去理解诗人的行为和思想,不能用现代人的价值标准去要求古人,更不能用当代中学生的“叛逆精神”去评判古人。杜甫从家里出来投奔刚继位的肃宗,投身到平息“安史之乱”的战争中去,这样的行动既体现了“忠君”,又体现了“爱民”,这样的思想既是矛盾的又是统一的,也是造成我们今天误读诗人的原因之一。
3.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
封建社会等级森严,层层压迫,老妇人一家处在社会的最底层,战乱中他们的悲惨遭遇是广大劳动人民深重苦难的一个缩影,对于百姓的疾苦,高高在上的封建统治者是看不到的,是漠不关心的,封建君王奉行“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士大夫的命运尚且如此,老百姓的生命只如草芥。杜甫作为世袭的官宦世家,享受封建统治的特权,与劳动人民的等级距离是巨大的,与劳动人民是阶级对立的,但是杜甫的感情超越了封建等级,他用大量的诗作反映劳动人民的遭遇和灾难,对饱受战乱之苦的人民寄予了深切的同情,这种感情也超越了时代,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后人敬仰于杜甫的人格品质,给杜甫“诗圣”的尊称,给诗人忧国爱民的崇高情怀以至高的评价,尊奉他为世人的楷模。
三、杜甫精神的现实意义
1.学生再讨论
(1)儒家学说提出“仁”,唐太宗李世民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孙中山提倡“三民主义”,中国的民主政治走过怎样的道路?(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赋予公民哪些民主权利?(3)中国13亿人口,有9亿是农民,中国政府实行农村教育“两免一补”、农村“新合作医疗”、家电下乡补贴等政策,温家宝总理到广西重旱灾区,不喝农民一口茶水,体现了怎样的民主政治?……
2.教师结束语
今天我们重新解读了《石壕吏》,对诗歌的内容有了深刻的理解,对杜甫的人格魅力、道德品质和他那仁政爱人、关注民生、以民为本的思想也有了新的认识。我们应该对他进行公平公正的评价:他的忧国忧民精神是有现实意义的。同时,还应该明白,中国的民主政治来之不易,它走过了漫长的封建社会,苦难深重的半封建半殖民地时代,经过一代又一代先贤执者的探索和追求,才实现了今天这样的民主政治;也只有生活在今天这样的民主氛围里,你们才有勇气、有智慧对经典、对权威大胆质疑,勇于挑战。
(作者单位 广西梧州市第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