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幼儿园区域活动误区举例谈
2011-12-29魏妍
新课程·上旬 2011年5期
区域活动是幼儿在一定的游戏环境中,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自由选择、自由展开、自由交流的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
一、环境创设重“表”轻“内”
镜头一:新学期伊始,老师们又开始忙碌了起来,她们绞尽脑汁,采用上网、查阅杂志等多种途径设计本班区域活动的主题与形式,力图让自己班级的区域环境新颖而亮丽。教师们不辞辛劳、加班加点,画的画、剪的剪,短短的两周时间内,幼儿园区域环境焕然一新,外表别具匠心、色彩艳丽的区域设置的确吸引了孩子的眼球,使他们忍不住走进去看一看、摸一摸。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幼儿逐渐失去了对这些区域的兴趣,开始“闲逛”或者“被迫”继续在自己并不感兴趣的区域活动。
新《纲要》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区域活动的环境创设不应是教师个人的主观判断、一厢情愿,而应根据教育目标、教育内容的具体要求以及幼儿的年龄特点来做整体的安排,应一切从幼儿的水平和发展需求出发,要让幼儿做主,让幼儿成为环境的主人,而教师则是环境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整合者。
二、材料投放有“量”无“质”
镜头二:我园小班创设了“给动物宝宝喂饭”的区角游戏,教师投放了可爱的动物头饰造型、碗勺和各种形状的几何形桌面积木。游戏中,幼儿用小勺将碗里的小积木按照每种动物的嘴巴形状给动物宝宝喂食。几次游戏后,孩子们就不愿意到这个区域活动了,教师问其原因,幼儿们纷纷表示:“我们不想玩这个了,真没意思。”
材料是区域活动的物质支柱,是幼儿操作的工具、探索的学具。幼儿就是在不断地、主动地操作材料的过程中获取信息、积累经验和发展能力的。材料投放是否得当,对幼儿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什么样的材料,就可引发相应的活动,达到相应的目标。可以说,材料是幼儿在区域中进行各类学习活动的有效载体。
三、幼儿游戏角色多“定”少“选”
镜头三:为迎接区半日活动开放,我园加强了幼儿区域活动的检查指导。在接连的几次检查中,我们发现大班各个区域活动中的孩子几乎没有什么变化。于是我们特意召开大班组会议。业务园长:“为什么每次去你们班都发现各个区角里的角色都是同一批孩子?”师1:“我们的孩子玩哪些区角都是我们指定的,这也是为了在开放那天不出纰漏。”业务园长:“为什么要指定?区域活动应让幼儿自主选择。”师2:“唉,有些孩子不适合玩那些操作性强的游戏,只能在阅读区看看书,做些机械的事情。如果让孩子们自由选择,我们怕孩子们玩不好。”业务园长:“你们怎么知道的?有没有让孩子尝试过?”教师们摇摇头。区域活动的立足点应是“开放”,前提应是“幼儿的需要和兴趣”,孩子应是活动的主人,可以按自己的兴趣自由地在各个区域中活动,教师的角色只能是孩子活动的伙伴和引导者。如果为了图省事,怕出纰漏,为了在领导们观摩活动时体现出幼儿的活动水平而刻意地指定幼儿日复一日地重复同一游戏角色,这是多么荒谬的一件事。
四、开展活动时,教师常“等”偶“引”
镜头四:区域活动开始了,孩子们兴致盎然地投入到活动之中,而有的教师只是看着幼儿在安静地摆弄物品,做一个冷眼的旁观者;有的教师看起来很忙,像花蝴蝶一般在各个区域中川流不息,所充当的角色却是“知识的传授者,纪律的维持者,矛盾的调解者”,东走走西看看,未能注意观察、了解幼儿的活动情况;有的教师们则簇拥在一旁谈笑风生,毫不理会幼儿的活动;有的则干脆离开活动场所,自己准备起其他教具来。
在某些教师看来,区域活动仅是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如同晨锻、上课一样的一个环节,教师创设了活动的环境、提供了活动的材料即可,至于怎么玩、玩得怎么样那是孩子的事。殊不知教师的指导在幼儿与区域材料的互动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它直接影响幼儿区域活动的质量。在区域活动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不应是时间的等候者,而应是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与引导者,应不断在各个区间来回观察,或参与游戏,或通过提问、提建议,根据情景增加或删去材料,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活动及使用材料,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幼儿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发展,使幼儿积极地投入到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去,真正实现区域活动的教育作用。
(作者单位 江苏省镇江市丁岗镇中心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