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发学生兴趣 提高教学效率

2011-12-29周煜钦

新课程·上旬 2011年5期

  摘 要: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五个方面对此进行探讨:精心设计导入,激发探新兴趣;创设教学情境,激发认知兴趣;重视操作实践,激发思维兴趣;巧设铺垫坡度,激发探究兴趣;设计开放性问题,激发拓展兴趣。借此和同行们共同探讨、学习。
  关键词:激发;兴趣;提高;效果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怎样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我们的教法,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是每一个数学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面临的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下面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对此进行探讨。
  一、精心设计导入,激发探新兴趣
  一节新课的导入方式很多。新颖别致的导语设计,趣味横生的新课导入,对激发学生主动探新,维持持久的探新兴趣将产生重要作用。要善于运用幽默的语言、生动的比喻、有趣的例子、别开生面的课堂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案例1:如在新教材第一册“直线”的教学中,笔者首先向学生演示了一根能伸长的教鞭和一根拉紧的细线,然后以低声缓慢的语气向学生描绘:“这是一根神奇的线,它能向两方无限延伸以至无穷。同学们可以想象,它能穿过教室的墙壁、校园、田野、村庄,穿过高山、大海,以至茫茫的宇宙而到达无限远处。这根神奇的线就是直线。同学们有兴趣进一步探究它的有关知识吗?”通过生动形象的描绘,学生主动探索新知的兴趣已被激活,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案例2:又如在教学“完全平方公式”时,我首先通过幻灯片出示:
  速算以下各题:
  (1)352=________;
  (2)452=________;
  (3)1252=________;
  (4)1352=________。
  待学生想动笔进行运算时,我已从容地填上答案。然后平静地说:“同学们,老师是心算这四题的,想知道老师计算的秘诀吗?”不用说,学生早被教师的计算速度吸引住了,个个瞪大眼睛想知道计算的秘诀。毫无疑问,这堂课在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中完成了教学内容,效果明显。
  二、创设教学情境,激发认知兴趣
  数学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来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驱动学生自觉地探究新的知识,从而形成数学认知的良性循环,对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具有很好的推动作用。情境的创设,要依据课型与知识的不同而有所选择。一般来说,创设问题情境用得较多。有时可通过观察现象,演示教具,实际操作等来创设联系实际的现实情境;也可通过实验、猜想、发现、探究、类比等方法来创设思维情境;也可通过创设悬念、疑问、思索、议论的激疑情境;更有一些数学教师通过编制一些有趣的错误而创设谬误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自我辨析、自我纠正,从而达到自我掌握的目的。
  案例3:在学习圆的概念时,我创设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一些学生正在做投圈游戏,他们呈“一”字型排开,如图1,这样的队形对每一个人公平吗?你认为他们应当排成什么样的队形?
  学生一下子来了兴趣,结合自己的体会认为这是不公平的,原因是他们投圈的距离不相等。公平的队形应该是站在以投圈点为圆心,一定距离为半径的同一个圆上,如图2。这样使学生在游戏中理解了圆的本质特征。
  案例4:在教学“概率问题”时,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故事情境:请两位学生上台,一人扮演街头摆摊骗局的甲,另一人扮演过客乙,其余同学做看客,甲为了招徕生意,向围观群众做宣传:“三枚硬币,同时掷下,如果同时正面朝上或正面朝下,你可获得10元,否则你给我5元,来试试,看你运气如何。”路过人乙听了后念叨:“同时朝上或朝下,我们可得10元,输了我只给对方5元,嘿,有门!”这时下面有同学劝阻的,也有同学鼓励的,更有同学看热闹等着瞧的,结果一连投了五次,赢了一次,输了四次,吓得他不敢再玩下去了。他禁不住问同学们,这个游戏公平吗?有趣的情境使同学们展开热烈的讨论,然后埋头计算,很快从概率的角度认定这个游戏不公平,是骗人的把戏。在教学过程中,问题情境的形式不是自发的,而是教师把学生引入积极的思维状态而有目的地设置的,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游戏(小品)活动或模拟游戏活动情境,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学习新知识、运用新知识。
  三、重视操作实践,激发思维兴趣
  《全日制义务教育教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案例5:在折叠问题的本质探究中,我从长方形纸中折出一个正方形并展开探究来引入。
  (一)引入:利用手中的长方形纸片,如何操作并探究:如下图,快速且准确地折出一个正方形。(学生纷纷动手折一折)
  教师继续启发学生:请大家思考得到的确定是正方形吗?如何验证?
  生1:两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叠在一起,展开是一个正方形。
  生2:这个四边形有三个直角,且有一组邻边相等,所以是正方形。
  (二)操作并探究:如下图,将得的正方形ABCD沿AD、BC的中点M、N对折,得到折痕MN。再将点C折至点P的位置,折痕为BQ,连接PQ、BP。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设计设问题串)
  问题1:找出图中相等的量。
  学生在折叠过程中找出了所有的线段相等,角相等,图形的全等。
  问题2:探求∠PBC的度数。
  学生根据BP是BN的2倍,在直角三角形BPN中得到了∠PBC=60°。
  问题3:Q是否为CD的中点?
  通过计算线段CQ的长约为0.58,否认Q是CD的中点。
  问题4:QP的延长线会不会经过点A?
  学生连接AP,有的用反证法说明△ABP是等腰三角形,所以∠APB不可能是直角,所以∠APQ不是平角,从而不会经过A点;有的求出了∠APB=75°,所以∠APQ不是平角,从而不会经过A点。看到学生激情高涨,我又设问QP的延长线在线段AB上,还是在线段BA的延长线上?学生通过计算说明在线段BA的延长线上。
  问题5:求线段MP的长。
  问题6:△PQR是否是特殊的三角形?
  问题7:求MP∶PN的值是多少?MP∶PR∶RN又如何?
  问题8:聪明的你还能提出哪些有意义的问题?
  由前面问题作为铺垫,对接下来的问题学生不难解决。大家又积极地提出了以下问题:
  学生1:可证BR=PR。
  学生2:连接RC,可证四边形PRCQ是菱形。
  学生3:四边形RNCQ和四边形PMDQ是相似多边形吗?
  反思:通过聚焦正方形折叠,对结论由浅入深地进行了有效探究。尤其是问题4和问题8,学生的探究能力和问题意识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学生应用了反证法,完全超出了老师的预料,而这种课堂生成是那样的自然、美丽。说明在探究时有必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课堂的效能才会显著。
  
  案例6:又如在学习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定理及其逆定理时,先引入这样一个情境问题:元旦文艺晚会时,甲、乙两位同学分别在A、B两个位置进行抢气球游戏,当老师把气球放在直线MN(如下图)什么地方时,才对甲、乙两位同学公平?学生被这一现实的情景深深地吸引,从而积极地探索发现问题:到A、B两点距离相等的点在哪里?让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把数学学习作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一种渴望,从而学到了有用的数学。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在学段建议中指出,数学教学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因而,我在平时教学中注意创设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积极主动地去探索问题并解决问题。
  四、巧设铺垫坡度,激发探究兴趣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心理学认为,人的认知水平可划分为三个层次:“已知区”“最近发展区”和“未知区”。人的认识水平就是在这三个层次之间循环往复、不断转化、螺旋式上升的。表现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对知识的引导宜巧设铺垫坡度,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思维由“未知区”向“最近发展区”最后向“已知区”转化。
  师问:针对上述事实,你能用语言将这个规律总结出来吗?
  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得到:在真(假)分数中,分子、分母同加一个正数,所得新数比原数大(小)。
  师问:前面都是在分子、分母中同加一个正数,如果改为同减一个正数,请同学们课后去探究出相应的结论,并完成证明。
  整个知识点的解决始终处于一种情绪高涨的探究活动中,学生学得主动,练得轻松,效果显著。
  五、设计开放性问题,激发拓展兴趣
  新课程改革的亮点之一是开展研究性学习。教学过程中我们从大量习题中反复筛选出在思路和方法上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题目,对其进行多角度、多层次探索,启迪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智力,进而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实践证明,教师通过一定量的创新练习的设计,让学生课后去主动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与结论,有利于激发学生潜在的创造意识,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创新意识的自觉形成。为此,教师可根据每节课教学的目的与要求,主动设计一些新颖、有创意的开放性问题给学生。
  案例8:在学习工程问题时,为提高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和经验建构新知识的能力,我创设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课外活动时李老师来教室布置作业,有一道题只写了“学校需制作一块广告牌,请来两名工人,已知师傅单独完成需4天,徒弟单独完成需6天……”就因临时有事暂时离开了教室,留下的残缺题你能帮他补齐吗?学生通过合作讨论,总结出几种问题的类型,比如:①两人合作需几天完成;②一人先做几天再和另一个人合作,需几天完成?③两人先合作再一人离开,几天完成?④若徒弟先做一天,然后师徒两人合作完成,制作费用共500元,问每人各得报酬多少元?⑤若徒弟先做一天,然后师徒合作一天,由于师傅有事离开,剩下的由徒弟完成,还需几天?问题由浅入深,充分反映了同学们思维的积极性。
  无数教学实践证明:兴趣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最佳途径。在教学活动中,多途径、全方位、多角度地采取措施,充分发挥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切实抛弃教学中包办过多、机械演练、刻意模仿的传统教法,努力实现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新型教学模式,以托尔斯泰的“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为目标,切实转变教学观念,端正教学思想,借新教材课程改革东风,潜心钻研教材教法,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自身素质,优化教学方法,为学生具备可持续发展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提供强有力的课堂教学保证。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沈松乾.课堂提问的到位.数学教学,2001(4).
  [3]数学素质教育设计要点.数学教学,1994(2).
  [4]马明.凸多边形的外角和.中学数学,1997(2).
  (作者单位 嵊州市阮庙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