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丢笔”与“捡笔”的启示

2011-12-29王祖盛

新课程·上旬 2011年5期

  一天夜里,我梦到我四处寻找我写字的钢笔,翻箱倒柜,急得满头大汗……我心爱的钢笔不翼而飞了。第二天醒来,我翻开枕边的《周公解梦》,周公告诉我“丢笔失笔文章退”。从此,我工作中,仿佛真的丢了一支笔一样,平常的教学日记、教研随笔不写,领导临时加派的写稿工作也以各种理由而百般推辞,各种参赛的论文总是安慰自己时间还早,结果一天推一天,直到时间过期也还没动笔。
  事过半年,我又做了一个令我窃喜的梦:我正沿着石级向着一个不知名的山上登去,刚到半路,一位老爷爷向我借笔写个纸条,我摸遍全身无笔。猛然间,我看见石级上有一支破旧的钢笔,我连忙拾起笔很热心地帮老爷爷写起便条来。第二天醒来,我又打开周公解梦,上面没有直接的解说,但有一句“有人赠笔文章进”。我心想倒也不是个坏梦。
  这天上午我像往常一样做日常工作。课间操时,校长对我说:“电教馆来电话说,要到学校检查课题开展情况,进行电教课题研究指导,到时你把电教课题研究情况作个简单的汇报。”我一听,怵了一会,硬着头皮点头答应了。心想:今天还真得捡个烂笔头来写几句话才行。于是我就在工作笔记本上草拟了我的汇报提纲:“1.组织观看远教资源;2.进行一课三上四研;3.备课改革;4.QQ交流;5.渴求技术支援。”
  下午,史馆长一行来到学校,当我走进校长办公室时发现大家都到齐了,看样子专等我这个课题主研人汇报工作了。我依据早已拟好的提纲,把我校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促进校本教研的课题研究工作做了近20分钟的汇报。没想到却得到了赞赏,并告诉我重庆渝东片区远教工作会将由万州教委承办,让我去作一个关于课题研究与校本教研为主题的交流报告,报告材料要我自己写。我又暗自窃喜,昨晚梦中的烂笔头捡得还真是时候。于是我半推半就地接受了这个挑战自我的任务,并约定十天后拿出初稿。
  自从我接受下这个任务,我的脑海里一直萦绕着的就是两个词:“课题、校本教研”。被冷落的《小学语文教学》《小学教学设计》《小学数学教学》《电教之窗》《中国电化教育》等杂志成了我手中的宝贝,眼睛在杂志上不断扫描寻求我写作的灵感。深夜,我的食指还在不断敲击,疲倦的眼睛还在显示器前搜索凝视。猛然间“成长”从我的眼前滑过,从脑际间闪过,我一拍桌子,自语道:“对,成长!我们在行动中成长”。于是决定了稿子的题目——“我们在行动中成长”(“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促进校本教研”课题研究体会)。于是根据题目,在电脑中拟订了写作提纲,经过一夜的奋战,我的初稿终于诞生了,原本计划10天的任务不到3天就被我拿下,我又一次暗自喜悦。后来到巫山学习三天,对电教课题研究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于是我对初稿进行了增减修改后,交给史馆长审稿,结果一次性通过。我不禁再一次想到了梦中的“烂笔头”,看来笔头不怕烂,只要肯动笔,功到自然成。
  4月18日早上8点30分,在教委多媒体大会议室,我第一个走上主席台,与重庆教研专家并坐,我利用演示文稿声情并茂地讲述了我们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开展校本教研的目的、渠道、形式和取得的成果。报告结束了,我不仅赢得了全场的掌声,更得到了重庆电化教研部杨主任高度的评价,并指出希望学校领导教师都去好好体味学习。我听了深受鼓舞。会后,杨主任特地叫我留下,并告诉我说:“你的材料里有东西可挖掘,重点从你学校的校本教研的过去和现在入手写篇稿子,寄到我的邮箱。”我听了一阵激动,连连点头答应。在我经过两个夜晚的“奋战”,终于以“封闭—半封闭—开放”为线索写出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促进校本教研变革》为题的论文,文章受到了杨主任的亲自指导,并告诉我他将在五一节后把稿子发到《中国电化教育》杂志。
  “丢笔”与“捡笔”虽是梦境,但它却在时刻启示着我,作为一名教师,一名教研工作者,要随时拿起烂笔头,学习新理念,写下新感受,将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耕耘不止,迎着压力而上,才能不断挑战自我,提高自我。
  (作者单位 重庆市万州区高梁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