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多媒体教学在《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课堂中的应用
2011-12-29刘素英
新课程·上旬 2011年5期
摘 要:在《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教学中,借助多媒体广泛搜集资料,辅助教学,教学效果显著提高,这主要表现在: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从多方面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利用多媒体技术扩大课堂容量,充实知识内容,提高课堂效率;利用多媒体技术布置网络作业,巩固教学效果;利用多媒体技术,搜集破坏新疆安定团结反动事件的文字图像资料,揭露“三股势力”的反动面目,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要求学生自觉维护祖国统一。
关键词:多媒体;新疆地方史及民族宗教理论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加强;爱国主义
《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以下简称《教程》)是专门为新疆中职学校和高等学校编写的地方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研究对象是新疆地方史,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与党和国家的宗教政策,其内容丰富,思想性、政策性、实用性较强,是生活在新疆的各族青年学生必须认真学习的一本教科书。在实际教学工作安排中,因为《教程》是公共课,所以学校每周只安排了2课时,课时比较紧张。如果教师仍然使用传统的“一本课本”“一支粉笔”“一版板书”的方法教学,既完不成教学任务,教学课堂也显得死气沉沉,教学效果不理想。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从多方面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程》一书思想性、政策性比较强,在教学活动中,如果单凭教师一张嘴“滔滔不绝”地给学生介绍一些理论知识,学生将会觉得这样的课堂枯燥无味,从而失去学习兴趣。许多实验表明,人类获取信息主要来自视听,如果学生既能听到又能看到,再通过讨论、交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信息的保持将大大优于传统教学的效果。在教学活动中,我自己动手制作多媒体课件,视听结合,激发学生兴趣。比如在讲述《新疆与内地的联系》这节内容时,课文向学生呈现了许多史料,如“20世纪70年代发掘的天山阿拉沟第28号墓出土了一件春秋战国时期凤鸟纹刺绣,经鉴定,这是一件来自中原的产品”,我通过百度搜索到了这件刺绣的照片资料,利用多媒体技术介绍给学生,学生非常感兴趣,并且还对奇台哈萨克民族的刺绣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一部分女生还利用课余时间做刺绣呢,作品参加自治区的手工作品比赛还得了一等奖。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扩大课堂容量,充实知识内容,提高课堂效率
《教程》一书内容丰富,总共十章三十节内容,每一节内容也非常多。在教学活动中,如果还用传统的“一本书”“一支粉笔”的方法教学,恐怕很难完成教学任务。比如我在讲述《当代中国及新疆的民族概况及历史启示》这节内容时,我利用多媒体技术,用表格的形式辅之以新疆行政地图,向学生介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2000年以来,各民族的人口数字变化及居住地区的分布情况,学生形象地了解到维吾尔族绝大部分生活在南疆地区。在介绍“新疆民族历史发展的特点”一目时,我通过百度搜索到许多史书资料及图片资料,在课堂上呈现给学生,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民族团结合作始终是新疆民族发展历史的主流;各民族团结合作始终是新疆社会发展与进步的生命线;各民族间相互学习借鉴是各民族不断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布置网络作业,巩固教学效果
中职学校和普通中学办学模式不一样,我校有全日制学生,也有半工半读的学生,还有业余制学生。向学生布置作业时,如果像普通中学一样要求学生统一交手写纸化作业,恐怕很难收齐作业,也无法给学生提供平时形成性作业的成绩。为此,对半工半读的学生和业余制学生布置作业时,我利用多媒体技术,在校园网上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在网络上完成作业,我也在网络上批改作业,并把批改意见反馈在校园网上,以便学生及时纠正自己作业中的错误。
四、利用多媒体技术搜集破坏新疆安定团结反动事件的文字图像资料,揭露“三股势力”的反动面目,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要求学生自觉维护祖国统一
国家编写《教程》一书的目的就是要让新疆各族青年学生在学习之后,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实事求是,正确地认识新疆历史,全面系统地了解新疆区情,增强“四个认同”意识(即对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和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识破境内外敌对势力任意篡改和故意歪曲新疆历史的阴谋,自觉地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为新疆的民族团结事业不断谱写新的篇章。
总之,运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是一个新鲜的课题,它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发现、创新,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努力。
(作者单位 新疆奇台县成职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