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赏
2011-12-29孙卫兵
新课程·上旬 2011年5期
语文世界是丰富多彩的,阅读可以使学生享受到在知识殿堂遨游的乐趣和精神生活的美妙;阅读可以让学生放飞心灵,张扬个性;阅读可以使学生道德情感升华,人格灵魂净化。阅读的过程应是一个对话、感悟和享受的过程,当如行云流水,充满理解的愉悦、顿悟的惊喜和创造的欢乐。遗憾的是,自新课程实施以来,语文课堂热闹了,学生的激情高涨了,可学生学到的知识却少了,从语文阅读中获得的心灵感动更少了。仔细想来,是阅读教学丢失了语文的本色。语文教学的内容首先源自文本,而对语文文本的把握,无论怎么都离不开“读”。
阅读教学并不是新课程的产物,经历了从“背读”“讲读”“导读”,到现在学术上提出的“研读”的变化,教师的角色也在不停地进行转换,从阅读的督促者到阅读的引领者,再到阅读领域的探究者,教师对待文本似乎更理性了。可若只带着一颗理性睿智的头脑品味文学那深入骨髓的魅力,恐怕只会是肢解文学,把语文的人文之美、人性之魅剥离开去,只剩下语言文字在无力呻吟。语文阅读不是科学研究,语文阅读应是审美欣赏。
一、赏读是发现美的旅程
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其艺术魅力绝不逊色于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它们都只需要一双发现美的眼睛。透过黑白淡雅的文字能审视浓墨重彩的社会,而通过鲜活动人的形象又能品味悲喜交加的人生,优秀的文学作品常常折射出动人心魄的艺术美。所以,我们要在教学中向学生渗透这样的观念:“语文阅读不是生活中随意的消遣性阅读,漫无目的;也不是一般的了解性阅读,浅尝辄止;它应该是一种投入的欣赏性阅读,应当以一种积极的审美心态,集中全部的心智去感受、理解、欣赏、评价文本中的人与事、景与物、理与情,不仅观其言,还要品其味、悟其神”。1cd38361c6a1c9b4038a8aa59418bbff
当学生意识到阅读是与一个文学大家的对话,是心与心的碰撞和交流时,学生便有了一种阅读期待,便能“情欣欣而意切切”地投入其间。在这主动的“智力探险”中,学生就能在宁静中,融进淡淡的月光里,在斑驳的树阴中,幽僻的小路上,陶醉于曲曲的荷塘间送来的屡屡清香;在悲凉中,感受到“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眷眷爱国心;在豪迈中,享受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冲天豪情;还有那《窗》里人物的心灵风景,《社戏》里的风土人情……一次次的发现,一次次的喜悦与享受,让语文阅读课的魅力彰显无遗。
二、赏读是释放心灵的解码器
在阅读教学中,有老师常常感叹于古时夫子式的诵读,当夫子吟诵至入情时或颔首、或叹息,有时甚至“一吟双泪流”,悲从中来须发俱张,夫子此时心灵深处积压过多的情绪必是完全得到了释放。再观如今课堂上的读书,走马观花地读,装腔作势地读,作秀表演地读……功利性的读书,一切只是为了回答教师的课堂提问,此种读书怎能让作品走入心灵,又怎能激起学生内心共鸣的波澜。教师常把阅读仅当做是一种信息的摄入过程,却忘记了它也是学生调动自己的情智与文本的对话过程,更是与作者情感的交流过程。阅读要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保证学生宽松、自由、开放的阅读时空,让学生有时间读,有心境读,追求一种读书的无扰与无我,一种从容与自在,读出感觉来,读进作者的情感世界里,把一颗稚气、水一般澄明的心灵放飞于语言的天空里,从而产生或喜或悲、或敬或憎的情感体验,这就是赏读的真谛。
三、赏读是自我实现的媒体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赏读过程本身就是学生个性的一次次张扬,教师不能强求学生阅读体验的有序性,这是对人性的一种漠视。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情感世界,他们基于自己经验背景的不同,从有限的文本资料中开发出不一样的作品体验,从而做出不同的解读。但赏读不是单一的自我追求,获得了与众不同的感受,总会有与他人交流的冲动,何况是在发现美并释放心灵之后,自我的感受如此情真意切,又是如此不拘一格,倾诉欲望也就自然而来了。他们渴望自己的感悟体验得到同伴的认可,他们也想听到别人的真知灼见。于是在交流中他们学会了聆听,学会了表达,学会了接纳、赞赏、争辩、互助,他们不断地对自己和别人的看法进行反思和评判。
我们一直梦想着自己的课堂,也努力让这样的情景在我和我的学生间演绎:一个教师,几十个学生,大家彼此相融,心在共振。声情并茂的朗读,妙语联珠的品说,独辟蹊径的发问,精辟机智的点拨,幽默诙谐的旁逸,开合自如的迁移,教室时有笑声,教室里也有更多的思考。这样的课堂流溢着生命的光华,但它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必须对学生有足够的信心、耐心和爱心。首先要指点学生学会欣赏:读通、读熟,读出“味儿”来;一边读一边想,勾划圈注,随感随录。其次要引导学生学会表现,不仅敢于表现,还要善于表现:站起来读书、背书要把心放进去,以情感人;面对面辩论要言之有序,以理服人;上讲台演示、演说、演读要大方又大气,以诚撼人。
有人说语文课以“读”为主是一种语文教学本真的回归,这是对语文学科本质反思的结果。语文的知识性、审美性、人文性都可以在读中体现,若带着欣赏的眼光去品味每一篇课文,把它当成是艺术品去观瞻,想必语文课必能带领学生进行一次次灵魂的洗礼,心灵深处的触动也必是最动人的。
(作者单位 江苏省金坛市白塔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