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例“质疑问难”说起
2011-12-29管大成
新课程·上旬 2011年6期
例一:苏教版第八册《沙漠中的绿洲》
师:读了课题,你有哪些疑问?
生:“绿洲”指什么?
生:沙漠中为什么会有绿洲呢?
生:绿洲美吗?
……
(接下来教师的教,沿着教案一步一步地教)
例二:苏教版第十册《埃及的金字塔》
师:读了课题,你有哪些疑问吗?
生:埃及的金字塔有多高?
生:埃及的金字塔是什么形状?
生:埃及的金字塔是干什么用的?
……
教师对学生的问题有选择地板书。
师:就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读一读书。
例三:苏教版第六册《雪儿》
师:读课文,每人至少发现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带着你的问题读书或与同学讨论,也可以举手要求与老师讨论。
(学生认真读书,教师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
生:通过读书,我发现的问题是为什么“我”和雪儿要天天去阳台看蓝天、白云?
我和同桌讨论后认为:之所以天天去阳台看蓝天、白云,是因为我盼望雪儿的伤早点儿好起来。
生:我想补充一下:这里不仅是盼望雪儿的伤早点儿好,还应该盼望自己的伤早点好。
……
评析:“问”作为一种教学形态。以前一直是教师问,学生答。而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问”的主体已发生了变化。但对“问”却存在着理解上的偏差。
例一的“问”,形式至上。这个例子中教师注重环节的设置,意在营造一种氛围,而忽视了教学的实质,对“问”所体现的教学理念关注不够,“问”的出现是把学生当做学习的主人,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主动求知,积极思维的体现,要充分尊重,加以引导。不少教师的学习,都局限于形式方面的学习,而没有看透形式背后所体现的教学深层的含义。“问”是不是就在上课的开始呢?答案是否定的。
例二的“问”,过程至上。这个例子是教师为了教学的需要,精心设计的环节。这样的“问”是为教师的“教”服务的。师生之间的一问一答,都在教师的调控之下,都是为了寻找问题的答案,对话看似热闹,却脱离了文本。给人的感觉像是上历史常识课的,又有点儿像开“记者招待会”。其实师生间的对话,教师应更好地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体验文本的丰富内涵,而不是弄懂一个问题。因此,脱离文本去讨论“问”,是空洞的“问”与“答”。
例三的“问”是在读中问,问中读。问不受时空的限制,不受教师的主宰,真正体现了问是学生的权力,教师则引导学生更好地去问,在问中走向文本,走向同伴,走向老师。读与问的结合,教师适时的点拨,可谓相辅相成,在这样的环境下,创新或许在瞬间就会产生了。
三个教学片段用不同形式诠释了对质疑的解读,让我们看到了师生对质疑不同的理解。“质疑”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究竟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呢?我觉得首先应该让教师和学生明白问是打开一切知识大门的金钥匙。学生只有善于提出疑问,才能引导他们对课文有进一步的理解,在不断的提出探索问题的同时,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课文。
质疑问难培养学生求知情趣。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曾在自己的传记中写道:“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只不过是喜欢寻根问底地追究问题罢了。”学生想质疑,正说明他们对所问感兴趣。随着经常质疑,学生的求知欲望会更强烈,质疑情趣更浓。质疑中的情趣效应显而易见。作为教师更应该善待、鼓励学生的质疑,本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的目的,有效的引导,让学生不仅敢质疑,而且会质疑。
总之,质疑不是教师的赏赐,更不是教师为了教学的需要而设置的环节,而应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智慧火花的迸射,教师教学新理念的体现。
(作者单位 江苏省宝应县曹甸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