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舞蹈的编导与创作
2011-12-29魏明涛
新课程·上旬 2011年6期
摘 要:舞蹈作为一门艺术学科,它所显现的情感、意识、想象、节奏、动态、美感、技巧、诗境等,都离不开人们的生活实践与艺术实践……舞蹈是一种以人体动作为“语言”的艺术形式,它有着其他艺术形式无法替代的社会功能。它“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盖乐心内发,感物而动,不知手足自运,欢之至也。”当人们的情感达到极致,用语言与其他方式都无法尽情宣泄时,舞蹈是最好的抒情表意之举。
关键词:舞蹈;舞蹈创作;舞蹈编导;舞蹈结构;观察;分析
舞蹈创作中“师法自然”就是从生活中摄取元素,并把它们提纯、复现、个性化、形象化和韵律化;把抽象的动作又具象地化为情感的语言,赋予舞蹈动作、舞蹈节奏、舞蹈造型以深刻内涵……下面我具体从五点说说舞蹈的编排与创作:
一、创造具有时代精神的舞蹈形象
舞蹈创作的“创作自析”,我们可以看到其舞蹈创作思想的一个要点是对“舞蹈
形象”的关注。舞蹈以它独自的律动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由单一的动作组合成句子,接连不断地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里演变,并在音乐的伴奏下表达一种意思和情绪,使人能看见美化了的、有节奏的、区别于生活中人体的自然动作,这就是舞蹈形象。
二、从生活出发把具象动态美化、优化、韵律化
舞蹈动作虽然要从生活中提炼,但提炼不是模仿而是对生活原形的美化、优化和韵律化。舞蹈编导必须从实际生活中体验、观察、分析,然后把自然形态上的人体美感给予加工,创造出美的舞蹈形象来。
在生活动作向舞蹈动作乃至舞蹈形象的转换过程中,舞蹈编导的很重要的一项专业职能是摹仿能力。今天尤其强调它在舞蹈创作中的作用,理由主要有二:其一,摹仿是编导创作思路指向现实的一个途径;其二,在舞蹈创作中,动作的摹仿是编导对生活的情感感受、文学式感受转化为舞蹈创作的动作感受的契机……无论舞台动作离生活距离多远,这些动作的艺术化过程,还是经常需要从摹仿开始。所以说,摹仿各种喜怒哀乐的动作表情,是创造具体人物在具体生活环境中喜怒哀乐的艺术形象的广泛生活依据……
三、舞蹈结构中所有组成部分都要贯穿形象色彩的鲜明性
舞蹈创作十分强调舞蹈形象的鲜明性。这种具有鲜明性的舞蹈形象,不仅建立在日常生活动态美化、优化、韵律化的基础上,而且要求舞蹈结构中所有组成部分都要贯穿形象色彩的鲜明性。而要研究舞蹈结构的形象色彩,又必须从舞蹈语汇的规范发展起步。
舞蹈语汇的规范化,就是要求舞蹈的民族风格、特点及其表现形式的准确性,即舞蹈语汇的标准普及……在民族舞蹈发展的长河中,逐渐形成优良的艺术规范,肯定这种规范,对保持民族艺术的纯洁性,对学习、继承、发展舞蹈的民族风格,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四、通过“即兴”塑造舞蹈动作与造型
贾作光说过:“即兴时所产生的新的舞蹈动作和技巧,可以是精彩的、新颖的,那是连表演者自己事先也无从知道的精彩舞姿,那是心灵和肉体、情绪与动作相结合的一种完美创造。”即兴舞蹈是一种由乐曲的旋律、节奏、速度、和弦效果刺激而起的舞蹈表演,舞蹈结构和构思完全在表演的流动中完成。
五、通过对音乐节奏的把握来理解舞蹈
音乐形象是深化舞蹈形象的。舞蹈是不能离开音乐的。它是在音调的高低、节奏的长短、节拍的强弱、速度的快慢中进行的。音乐的旋律除了形式上所表现出来的技术性,主要表现在旋律对舞蹈形象的塑造上;音响表现在思想感情上,感情强烈、高亢、激动时,音区便高,节奏也快,随之而来的舞蹈动作也会速度快、幅度大……另一方面,音乐是启动舞者感情的钥匙。舞者必须有旋律感。
作为编导,必须注意时代的脉搏,不能只以形式构思舞蹈,节奏的内涵是不容忽视的。为了表现出生活的真正节奏,把生活中的动作提炼成舞蹈语言,就需要从节奏中组织舞蹈作品,特别是从音乐内容中找到节奏。
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舞蹈作品的产生都是从生活当中来的。舞蹈创作者只有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认真细致地观察生活,积累素材,从中筛选出典型的、具备象征意义的“材料”,并对它们有了真正的切身体会和实践感受之后,才有可能创作出打动人心的成功作品。
(作者单位 西安体育学院)